是哥們兒寫的一篇蚊帳的前兩段,僅供那些對此技術感興趣的人們消遣.
哈爾濱是一座年輕的歷史文化名城。它一向以風格迥異的建筑著稱于世,自本世紀初以來,巴洛克、新藝術、哥特式等多種建筑風格的作品相繼在這里落戶,濃郁的西方建筑風情為哈爾濱平添了人文魅力,被世人形象地稱為“東方莫斯科”、“東方小巴黎”。倘若你漫步在中央大街上,你會看到用方石鋪成的這條百年老街的兩旁,一座座哥特式、巴洛克式、拜占庭式、折中主義、新藝術運動和后現(xiàn)代風格的建筑,在向您訴說著歷史,訴說著哈爾濱這座美麗城市的故事。倘若你俯瞰哈爾濱市,你會看到一座座毗鄰接踵的高樓大廈就在腳下,無論是雅致堂皇的東正教堂,還是古拙精巧的住宅及小餐廳,它們有的點綴在城市廣場,有的分布于街道兩旁各具特色的居民小區(qū),松花江猶如一條飄動的彩帶橫貫市區(qū)……哈爾濱市的建筑,像一個凝固的音符,有歐洲中世紀的浪漫,有中國古典建筑的典雅,有現(xiàn)代的奔放。四大建筑流派構筑亞洲最長的步行街如果你沒有來過步行街,就不算來過哈爾濱。它北起松花江防洪紀念塔,南至經(jīng)緯街,全長1450米,寬21.34米。1924年5月,由俄國工程師科姆特拉肖克設計監(jiān)工為中央大街鋪上了方石塊。鋪路用的方塊石為花崗巖雕鑄,
中國盆景藝術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優(yōu)秀的傳統(tǒng)。盆景是栽培技術和造型藝術的有機結(jié)合,融自然美和藝術美為一體,人們譽之為無聲的詩、立體的畫,活的藝術、有生命的雕塑品。中國盆景藝術,隨著我國文明歷史的長期發(fā)展形成了她獨特的風格。 中國素有“世界園林之母”的美稱,是盆景藝術的創(chuàng)始國。早在三千年前的殷周時期,已有“囿”的營造。秦漢時期,中國園林形式出現(xiàn)了“苑”、“別墅”、“王室靈臺”,展現(xiàn)出園林之美。東漢--隋朝時期,盆栽興起,采用“掇山理木”的技術方法,人工山水園應運而生,講求意境表現(xiàn)。唐宋時期,由盆栽藝術加工而成的盆景與山水畫互為影響。詩人王維、杜甫、白居易、蘇軾、王十朋、陸游等有詠山石的詩篇及《宣和石譜》、《漁陽石譜》、《夢梁錄》等專著的相繼問世,繁榮和發(fā)展了盆景藝術。元、明、清時期,“些子景”(微型盆景)的出現(xiàn),使盆景另辟蹊徑。畫家饒自然所著《繪宗十二忌》從理論上闡述了制作山水盆景及用石方法,豐富了盆景制作?!端貓@石譜》、《長物志》、《考槃余錄》、《廣群芳譜》、《花鏡》等專著的相繼出現(xiàn),形成了研究盆景的學術空氣。 我國幅員遼闊,由于地域環(huán)境和自然條件的差異,盆景
編輯|Nina
世界造園藝術的三大體系 遠山 關于世界造園體系,國際園景建筑家聯(lián)合會1954年在維也納召開的第四次大會上,英國造園家杰利克在致辭時把世界造園體系分為:中國體系、西亞體系、歐洲體系。 中國體系:典雅且精致 中國古代造園活動最早始見于3000年前。殷商時代的甲骨文中,已經(jīng)有了囿、圃、苑、園這樣一些延用至今的園林用詞,但是,稍微分析一下,便能看出,這些字的甲骨文含義,與現(xiàn)代又有所區(qū)別。 商朝末年,帝王和奴隸主開始圈地蓄養(yǎng)禽獸,種植芻秣,純粹成為供他們狩獵游樂享用的地方,這樣的場所稱作“囿”?!对娊?jīng)》曰:“囿,所以域養(yǎng)禽獸也?!睆囊笮娉鐾恋募坠俏牟忿o中多有“田獵”的記載,可以看出,殷代的帝王、貴族都喜歡狩獵。在田野中打獵,千軍萬馬難免踐踏莊稼因而引起民憤,于是帝王和貴族開始圈地建囿。一般都是利用自然的山巒谷地圍筑而成,范圍很大。天子的囿方圓百里,諸侯的囿方圓40里。 公元前11世紀,周滅殷,建立了中國歷史上最大的奴隸制王國。與此同時開始了史
十大建筑震撼出場 1.北京2008年奧運主體育場 ■設計者 赫爾佐格和德梅隆設計事務所 2.埃及吉薩大埃及博物館 ■設計者 愛爾蘭Heneghan.Peng建筑事務所 3.阿聯(lián)酋迪拜大樓 ■設計者 美國SOM設計所 (Skidmore,Owings &Merrill) 4.耶路撒冷"寬容博物館" ■設計者 蓋里建筑事務所 5.北京首都國際機場3號航站樓 ■設計者 福斯特建筑事務所 6.倫敦泰特現(xiàn)代美術館擴建工程 ■設計者 赫爾佐格&德·穆龍建筑事務所 7.羅馬國立當代藝術博物館“maxxi” ■設計者
近年來,在我國蓬勃發(fā)展。伴隨著一大批BIM實踐成功案例的出現(xiàn),國內(nèi)BIM應用的影響力和經(jīng)驗值得到了快速提升,我國已經(jīng)成為BIM發(fā)展應用最快的國家之一。國內(nèi)有三大建筑在世界享譽盛名。
園林景觀設計的三大誤區(qū)一設計誤區(qū)作為當前城市建設中最熱門的是“景觀設計”,于是乎各種大大小小的景觀工程公司、景觀設計公司、景觀設計師頻頻出現(xiàn),其實真的混亂至極。景觀不是園林,園林一定是景觀。而今是把景觀和園林混為一談,這是誤區(qū)一。景觀是“可引起良好視覺感受的某種景象”。而園林是“在一定地域內(nèi)運用工程技術和藝術手段,通過因地制宜地改造地形、整治水系、栽種植物、營造建筑和布置園路等方法創(chuàng)作而成的優(yōu)美的游憩景域”。所以不能簡單地把園林歸結(jié)為景觀。現(xiàn)在景觀設計師只要會畫美術圖畫,特別是能用電腦軟件繪制效果圖就可以搞景觀設計。這是誤區(qū)二。項目設計主題、設計思想不是設計師所為之,而是出資建造者、建造方項目主“官”人員根據(jù)主觀
第一、照明技術的選擇 照明技術指標的選擇比如照度可以參考CIE和相關城市的行業(yè)標準。照明工程中參考比較多的是國際照明委員會CIE的《投光照明指南》,其在推薦的照度標準中,做出了針對不同材料的建筑物表面在不同泛光光源、不同背景亮度下的照度推薦值。被照面的材料分類比較全面地概括了目前使用比較多的面材,并根據(jù)光源和表面狀況進行了修正。 
現(xiàn)代主義 現(xiàn)代主義建筑思潮(Modernism)是20世紀諸多建筑思潮中最重要和影響最深遠的建筑思潮。 19世紀末,20世紀初,西方文化思想領域發(fā)生了大動蕩。在這種社會背景下,德法兩國成了當時激進建筑思潮最活躍的地方。德國建筑師格羅皮烏斯、密斯·凡·德·羅、法國建筑師勒·柯布西耶三人是主張全面改革建筑的最重要的代表人物。1919年格羅皮烏斯創(chuàng)立新型的設計學校包豪斯,在20年代成為建筑和工藝美術的改革中心。1923年勒·柯布西耶發(fā)表《走向新建筑》提出激進的改革建筑設計的主張和理論。1927年在密斯主持下,于德國斯圖加特市舉辦展示新型住宅設計的建筑展覽會。1928年各國新派建筑師成立國際現(xiàn)代建筑會議的組織。到20年代末,經(jīng)過許多人的積極探索,一種旨在符合工業(yè)化社會建筑需要與條件的建筑理論漸漸形成了,這就是所謂的現(xiàn)代主義建筑思潮。 現(xiàn)代主義建筑思潮本身包括多種流派,各家的側(cè)重點并不一致,創(chuàng)作各有特色。但從20年代格羅皮烏斯,勒·柯布西耶等人發(fā)表的言論和作品中可見以下一些基本的特征: 一、強調(diào)建筑隨時代發(fā)展變化,現(xiàn)代建筑應同工業(yè)時代相適
西亞體系,主要是指巴比倫、埃及、古波斯的園林,它們采取方直的規(guī)劃、齊正的栽植和規(guī)則的水渠,園林風貌較為嚴整,后來這一手法為阿拉伯人所繼承,成為伊斯蘭園林的主要傳統(tǒng)。 西亞造園歷史,據(jù)童教授考證,可推溯到公元前,基督圣經(jīng)所指“天國樂園”(伊甸園)就在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伊拉克幼發(fā)拉底河岸,遠在公元前3500年就有花園。傳說中的巴比倫空中花園,始建于公元前七世紀,是歷史上第一名園,被列為世界七大奇跡之一。 相傳,國王尼布甲尼撒二世為博得愛妃的歡心,比照寵妃故鄉(xiāng)景物,命人在宮中矗立無數(shù)高大巨型圓柱,在圓柱之上修建花園,不僅栽植了各種花卉,奇花常開,四季飄香,還栽種了很多大樹,遠望恰如花園懸掛空中。支撐花園的圓柱,高達75英尺,所需澆灌花木之水,潛行于柱中,水系奴隸分班以人工抽水機械自幼發(fā)拉底河中抽來??罩谢▓@高踞天空,綠蔭濃郁,名花處處。在空中花園不遠處,還有一座聳入云霄的高塔,以巨石砌成,共7級,計高650英尺,上面也種有奇花異草,猛然看去,比埃及金字塔還高。據(jù)考證,這就是《圣經(jīng)》中的“通天塔”??罩谢▓@和通天塔,雖然早已蕩然無存,但至今仍令人著迷。
花境(Flower Border)起源于英國自然風景式造園,綜合國內(nèi)外的概念,藍城將花境定義為以宿根花卉、花灌木等觀花植物為主要材料,以自然帶狀或斑狀的形式,在形態(tài)、色彩和季相上達到自然和諧的一種園林造景形式。
溪洛渡水電站是世界第三大水利水電工程,僅次于中國長江三峽和巴西伊泰普水電站,目前該工程即將于11月6日開始大江截流。 大江截流是金沙江流域下游河段古往今來的第一次,將采用雙戧堤立堵方式進行。按照必須滿足每秒5160立方米設計要求,計算出這次截流龍口最大落差將達4米,最大流速可達每秒6.35米,是僅次于長江三峽工程、遠大于葛州壩工程和巴西伊泰普水電站的大規(guī)模截流工程。它的成功實施,將改寫世界大江大河的截流歷史。 來看看工程圖片吧!
一?,F(xiàn)代主義 現(xiàn)代主義建筑思潮(Modernism)是20世紀諸多建筑思潮中最重要和影響最深遠的建筑思潮。 19世紀末,20世紀初,西方文化思想領域發(fā)生了大動蕩。在這種社會背景下,德法兩國成了當時激進建筑思潮最活躍的地方。德國建筑師格羅皮烏斯、密斯·凡·德·羅、法國建筑師勒·柯布西耶三人是主張全面改革建筑的最重要的代表人物。1919年格羅皮烏斯創(chuàng)立新型的設計學校包豪斯,在20年代成為建筑和工藝美術的改革中心。1923年勒·柯布西耶發(fā)表《走向新建筑》提出激進的改革建筑設計的主張和理論。1927年在密斯主持下,于德國斯圖加特市舉辦展示新型住宅設計的建筑展覽會。1928年各國新派建筑師成立國際現(xiàn)代建筑會議的組織。到20年代末,經(jīng)過許多人的積極探索,一種旨在符合工業(yè)化社會建筑需要與條件的建筑理論漸漸形成了,這就是所謂的現(xiàn)代主義建筑思潮。 現(xiàn)代主義建筑思潮本身包括多種流派,各家的側(cè)重點并不一致,創(chuàng)作各有特色。但從20年代格羅皮烏斯,勒·柯布西耶等人發(fā)表的言論和作品中可見以下一些基本的特征: 一、強調(diào)建筑隨時代發(fā)展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