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目概況 1、該辦公樓地處加格達奇,依據(jù)加格達奇雷暴圖來看屬于高發(fā)雷暴區(qū)。該樓設計6層,樓頂有多樣復雜金屬物(如水箱、太陽能、衛(wèi)星天線等物),很容易造成嚴重雷擊。僅有簡單的避雷網(wǎng)帶無法對其覆蓋保護,為了工作人員和設備的安全,建議加裝防雷設施。 2、計算機中心是現(xiàn)有辦公系統(tǒng)不可缺少的部份,信息機房系統(tǒng)設備眾多,有監(jiān)控系統(tǒng),電視信號系統(tǒng),網(wǎng)絡、通星、電信系統(tǒng)及電源系統(tǒng),為了中心機房能正常工作,保證設備及人員安全。
分享交流
首先看一下建筑防雷接地工程工藝流程: 接地體→接地干線→引下線暗敷→避雷帶或均壓環(huán)→支架→避雷網(wǎng)→避雷針 1、防雷接地系統(tǒng)由接閃器、引下線、接地體三個部分
某基坑工程事故案例分析
在工程施工過程中,為了總結經(jīng)驗,吸取教訓,無論是從工程技術上角度還是工程管理上的角度,希望大家把自己的成功經(jīng)驗或失敗教訓在這里用文字(或圖片)表達出來,以便與大家共享你的經(jīng)驗與教訓,從而在以后的工程施工過程中,以便大家事前應注意什么問題,即做到事前控制。(經(jīng)驗與教訓以案例分析或總結的形式發(fā)表,其中案例分析建議按以下形式:分四部分, 1、主題;2、情況簡述;3、原因分析;4、經(jīng)驗總結。)
經(jīng)典案例啊
工程合同管理與案例[ 本帖最后由 csccbjs 于 2011-2-11 15:11 編輯 ]
普通辦公樓,136m x 45m x 24m. 計算年雷擊次數(shù)為0.1045總面積約1萬5千平米其中三層 有兩個350平米的300人會議廳,是否就應考慮為人員密集場所?
求《工程承包項目案例及解析》一書。希望有的上傳一下。
SAP2000結構工程案例分析
首先看一下建筑防雷接地工程工藝流程: 接地體→接地干線→引下線暗敷→避雷帶或均壓環(huán)→支架→避雷網(wǎng)→避雷針 1、防雷接地系統(tǒng)由接閃器、引下線、接地體三個部分組成。 2、接閃器有避雷針、避雷網(wǎng)、避雷帶等。 3、引下線敷設方式分為明設和暗設。 4、接地裝置分為人工接地體和自然接地體。 下面結合實例全面解析防雷施工的工藝做法,分享給盟友參考。 室外接地線必須為熱鍍鋅材料,接地扁鐵厚度不得小于4mm,截面積不得小于100mm2。
從11月18號起到12月31號至,本版塊舉行工程案例征集活動,凡參與的貼子,均給與10分的獎勵,對于比較優(yōu)秀的貼子,根據(jù)情況將給與50~100分的獎勵。貼子內容要求沒有什么嚴格的限制,比如一個完整工程的結構分析、或者工程局部的詳細說明等只要是實際工程設計中出現(xiàn)的存在的問題,大家都可以拿出來,在這里相互談論、分析,彼此借鑒共享!若是轉貼請注明出處。發(fā)貼時請在標題前注明“[案例征集]“字樣希望大家踴躍參加讓我們彼此分享,共同進步!
我在做一個IDC低壓配電工程,是這樣的:建筑物有28層,我們設計采用三相四線制,三相材料采用3根銅排從1層到28層,3個銅排沿3個獨立匯流槽引上,匯流槽與大樓接地網(wǎng)連接,問題是匯流槽全長有130多米,只有末端一層與大樓接地網(wǎng)接地,是不是應該每隔一段距離就接一次地,以免遭受雷擊的時候殘余電壓能夠迅速泄放。請大家發(fā)表一下看法,我應該怎么做比較合理,避免出現(xiàn)問題!
這個是以word文檔編輯的,我個人認為還是不錯的。有興趣的幫忙頂一下
現(xiàn)在有獎征集案例,請有資料的朋友上傳自己擁有的實際案例,我們將制作案例集,將作為工程實例的王牌帖子發(fā)布!同時我們將給予積分獎勵,好的帖子不少于30分,歡迎大家踴躍參加!
誰有《分離膜應用與工程案例》這本書的電子版?請傳上來,急尋?。?!
工程建設監(jiān)理機構與案例
如題:victory:
鋼結構工程案例分析(邱鶴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