砼框架辦公樓改造成坡屋面,我采用門鋼結構體系,審圖中心審查意見是上下結構體系不同,不能采用,要求上部坡屋面按鋼框架結構且柱腳剛接,請問有無這種說法?
今日遇到一框架結構,不知該如何處理求高人指點。。
你好,我想問一下,在03g補充圖集中有坡屋面梁箍筋的設置大樣,但是11g中我沒有看見這個大樣,請問現在這個梁該怎么做呢?
工藝流程: 放出梁軸線及水平線并復核→按屋面坡度找出最低點和最高點拉通線并復核→搭設梁板模支架→安裝梁板底楞或梁卡→安裝梁板底?!喊宓啄F鸸啊惭b梁側?!惭b上下鎖口楞、斜撐楞及腰楞和對拉螺桿→復核梁板模尺寸、位置→與相鄰模板連固 操作要點: 1、 梁模板安裝 1)在柱子上放出軸線﹑梁位置和水平線,釘柱頭模板。 2)梁底模板:按設計標高調整支柱的標高,然后安裝梁底模板,并拉線找平。當梁底板跨度≥4m 時,跨中梁底處應按設計要求起拱,如設計無要求時,起拱高度為梁跨度的 1/1000~3/1000。主次梁交接時,先主梁起拱,后次梁起拱。 3)梁下支柱支承面應滿足承載力要求,并加木墊板或混凝土墊板等有效措施,確?;炷猎跐仓^程中不會發(fā)生支撐下沉。 4)支撐樓層高度在 4.5m 以下時,應設兩道水平拉桿和剪刀撐,若樓層高度在 4.5m以上時要另行做施工方案。
上節(jié)點高?對!但是這個上節(jié)點高,不是往上加,而是用上節(jié)點高的命令來降節(jié)點。比如1500mm高的坡1,你應該把層高定到1500,然后用上節(jié)點高的命令來降四周的節(jié)點,即取-1500mm。2,把邊梁調到和下層相同的界面。這里的邊梁是指降節(jié)點后和下層在同一水平面上的梁,記住,是相同的界面。有人說虛梁也行,我懶,沒有試過虛梁。3,如何驗證將節(jié)點后,PKPM有沒有把梁合并,即有沒有把坡屋面的荷載導到梁上?請查看SATWE的計算圖形中的坡屋面層和坡屋面下層,如果坡屋面層的邊梁沒有顯示,恭喜你成功了。ps,坡屋面的陽角和陰角,如果沒有結構梁的話,請用虛梁(100x100)連接。然后在PM的模型查看中勾選‘樓板’的選項 查看模型是否正確。08版的就能建。而且也能計算。
本人做一個框架結構的四坡屋面,按PKPM2005建模,坡屋面采用的鋼筋砼三角架的形式。怎么轉化為PK看見兩根斜梁?并且用sat或tat分析報錯
關于SATWE的坡屋面建模方法,哪位大俠能詳細給說明一下?坡屋面是不是要新建一層能,有的說需要增加一層200mm的層,還有邊梁的荷載怎么考慮啊?
本帖最后由 pizibudongai 于 2013-11-26 22:49 編輯 用黃圈圈起來的那個墻怎么用折斷線打斷了,這是什么意思呢??
這樣的弧形屋面pk建模的時候還是直接建梁下沉節(jié)點么?可是這個弧度要怎么建出來??
本工程歐式建筑,有大老虎窗,四角塔,尖頂建筑,圓頂鐘樓,塔樓,坡度均為70-80度?屋面距地高度平均40米左右,急求怎么處理屋面及掛瓦?各位工程師請指教
坡屋面房屋有關構造詳圖,有多個造型的配筋詳圖,有較高的借鑒意義
各位大蝦,本人現在負責一個別墅工程,現在做屋面避雷網,設計要求是暗避雷,但我翻了好多圖集和規(guī)范,有不少都是模棱兩可的說法。監(jiān)理說應在屋面澆注混凝土時栽卡子,在保溫層上做避雷網,但有一個問題,屋面防水怎么辦?能否焊在二層鋼筋上?澆注完混凝土后跟板面相平。望權威人士給個建議。謝謝
請各位幫我畫一下這張圖的屋面防雷圖。我將非常感謝!?。?/p>
剪重比抗震規(guī)范第5.2.5條明確要求了樓層剪重比。 F控制剪重比,是要求結構承擔足夠的地震作用,設計時不能小于規(guī)范的要求。 F剪重比是反映地震作用大小的重要指標,它可以由“有效質量系數”來控制,當“有效質量系數”大于90%時,可以認為地震作用滿足規(guī)范要求,此時,再考察結構的剪重比是否合適,否則應修改結構布置、增加結構剛度,使計算的剪重比能自然滿足規(guī)范要求。 F“有效質量系數”與“振型數”有關,如果“有效質量系數”不滿足90%,則可以通過增加振型數來滿足。有效質量系數概念來源:WILSON E.L. 教授曾經提出振型有效質量系數的概念用于判斷參與振型數足夠與否,并將其用于ETABS程序,他的方法是基于剛性樓板假定的,不適用于一般結構。 方法發(fā)展: 現在不少結構因其復雜性需要考慮樓板的彈性變形,因此需要一種更為一般的方法,不但能夠適用于剛性樓板,也應該能夠適用于彈性樓板。出于這個目的,我們從結構變形能的角度對此問題進行了研究,提出了一個通用方法來計算各地震方向的有效質量系數,這個新方法已經實現于TAT
關于坡屋面荷載取值,個人覺得應該把豎向的Q沿垂直屋面和平行屋面兩個方向分解,建模時只取垂直于屋面的荷載就可以了,因為平行屋面的荷載可以由屋面左右兩邊荷載、邊柱、脊梁平衡掉。我個人感覺應該這樣,不知道對不對,向前輩些請教一下。
很全哦
我做的一個四層的框架結構,屋面局部又坡屋面,屋脊標高比平屋面高5.5米。在剛性板的假定下,考慮偶然偏心地震作用,我計算下來發(fā)現坡屋面那個標準層的位移比大于結構規(guī)范限制1.5了,達到2.0左右,其他樓層都滿足規(guī)范要求,請問給位,在這種情況下,應該怎么調整?
如下圖1中的坡屋面,與墻交接的地方要不要建條梁,只建左右和下方三段梁有沒關系,上方一定要建的話,是在墻里面建個折的圈梁,還是里墻一段距離(就是說跟墻交接處的屋面板是懸挑的),如果在墻中建圈梁的話,就出現圖2中折圈梁穿越樓層梁的情況,這樣要不要緊,請教大家都是怎么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