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應根據(jù)砌體結構體系.砌體類型.結構或構件的受力或穩(wěn)定要求,以及其他功能或構造要求,在墻體中的規(guī)定部位設置現(xiàn)澆混凝土構造柱; 2)對于大開間荷載較大或層高較高以及層數(shù)大于等于8層的砌體結構房屋宜按下列要求設置構造柱。(1)墻體的兩端,(2)較大洞口的兩側,(3)房屋縱橫墻交界處,(4)構造柱的間距,當按組合墻考慮構造柱受力時,或考慮構造柱提高墻體的穩(wěn)定性時,其間距不宜大于4M,其他情況不宜大于墻高的1,5--2倍及6M,或按有關的規(guī)范執(zhí)行,(5)構造柱應與圈梁有可靠的連接; 3)下列情況宜設構造柱(1)受力或穩(wěn)定性不足的小墻垛,(2)跨度較大的梁下墻體的厚度受限制時,于梁下設置,(3)墻體的高厚比較大如自承重墻或風荷載較大時,可在墻的適當部位設置構造柱,以形成帶壁柱的墻體滿足高厚比和承載力的要求,此時構造柱的間距不宜大于4M,構造柱沿高度橫向支點的距離與此同時與構造柱截面寬度之比不宜大于30, 構造柱的配筋應滿足水平受力的要求
1.圈梁宜連續(xù)地設在同一水平面上,并形成封閉狀;當圈梁被門窗洞口截斷時,應在洞口上部增設相同截面的附加圈梁。附加圈梁與圈梁的搭接長度不應小于其中到中垂直間距的二倍,且不得小于1m; 2.縱橫墻交接處的圈梁應有可靠的連接。剛彈性和彈性方案房屋,圈梁應與屋架、大梁等構件可靠連接; 3.鋼筋混凝土圈梁的寬度宜與墻厚相同,當墻厚h≥240mm時,其寬度不宜小于2h/3.圈梁高度不應小于120mm.縱向鋼筋不應少于4φ10,綁扎接頭的搭接長度按受拉鋼筋考慮,箍筋間距不應大于300mm; 4.圈梁兼作過梁時,過梁部分的鋼筋應按計算用量另行增配。
討論一下:出處:1、苑振芳主編的砌體結構設計手冊(第三板)第53頁第3行第(4)條中要求,剛性墊塊按構造要求應配置雙層雙向鋼筋網(wǎng),其體積配筋率不應小于0.05%。2、中國有色工程設計研究總院主編混凝土結構構造手冊(第三版)第135頁圖3.10.3中,要求梁墊的鋼筋總量不小于梁墊體積的0.5%。同時第134頁第二、1條要求,梁墊能按剛性角傳力時采用混凝土梁墊,當不能按剛性角傳力時才應配置鋼筋。疑問:1、體積配筋率是0.5%還是0.05%?2、梁墊是不論什么情況都應配置鋼筋網(wǎng)片,還是要分是否按剛性角傳力來決定是否設置鋼筋網(wǎng)片?
砌體規(guī)范8.2.9 第三條 組合磚墻砌體結構房屋,應在縱橫墻交接處、墻端部和較大洞口的洞邊設置構造柱,其間距不宜大于4m。各層洞口宜設置在相應位置,并宜上下對齊;砌體規(guī)范10.2.4 表10.2. 4 磚砌體房屋構造柱設置要求 房 屋 層 數(shù) 設 置 部 位 6度 7度 8度 9度 ≤五 ≤四 ≤三 樓、電梯間四角,樓梯斜梯段上下端對應的墻體處;外墻四角和對應轉角;錯層部位橫墻與外縱墻交接處;大房間內外墻交接處;
砌體結構的一般構造措施
中國建筑西北設計研究院劉大海等先生編著的,建筑抗震構造手冊》(第二版 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麻煩好心人給我傳個,為謝!laokanke@126.com.
目前基本上有以下三個:一\混凝土結構構造手冊(第三版) 作者:中國有色工程設計院總院編 出版社: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二\簡明鋼筋混凝土結構構造手冊 國振喜 編,出版社:機械工業(yè)出版社三\簡明高層鋼筋混凝土結構設計手冊_李國勝 當然,這個不可與前兩者并論啊.哪一個版本更好呢?希望大家發(fā)表一下評論,想買一本用啊.又不知道哪個更實用.
砌體結構的構造柱,一定要從底層通到上?而不能做成懸挑梁上或樓板上設置構造柱?如下圖示:
http://bbs.co188.com/content/viewthread.php?tid=688761&extra=%3D1&ofid=0&page=1#
一直想買本混凝土結構構造手冊,我是新人,在網(wǎng)上看到有王文棟的,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 (2004-09出版),還有國振喜、孫培生、劉玉階 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 (2005-08出版),不知道哪本更全更好些,有哪位知道幫忙給指導下,不勝感激?。?/p>
02YG001-1砌體結構構造詳圖
混凝土結構構造手冊(第三版)很有用的書
新圖集:10SG614-2砌體填充墻構造詳圖(二)115網(wǎng)盤地址:http://115.com/file/bhiqxskh
在布置柱的時候需要輸入柱參數(shù),08版的好像在下面有個勾選構造柱的選項,構造柱需要在里面打鉤,2010版取消了這個選項,當我想把它按構造住計算 怎么處理? 那再計算是軟件是怎么處理的? 繼續(xù)當成構造柱? 還是按框架柱計算?
手機拍攝,需要的可以下,很清楚的
本帖最后由 勞武 于 2015-11-13 21:34 編輯 本圖集適用于抗震設防烈度為6一8度地區(qū)以燒結普通磚、混凝土普通磚、蒸壓灰砂普通磚、蒸壓粉煤灰普通磚(以下簡稱普通磚)、燒結多孔磚、混凝土多孔磚(以下簡稱多孔磚)承重且墻厚240mm的多層民用砌體房屋及底部框架-抗震墻砌體民用房屋。
在抗震規(guī)范中,7度是沒有2層砌體結構的構造柱布置要求,是否說明不需要設置構造柱?圈梁滿足構造要求即可?本建筑采用預制樓板,由于跨度太大,是否需要在中間加梁,這樣的梁要滿足什么要求?
川14G174 砌體填充墻構造
本帖最后由 mingtian1989 于 2015-9-28 15:40 編輯 混凝土結構構造手冊,需要的同學下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