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關于防雷案例與大家討論:條件:建筑物為一煙筒,高240M.頂部直徑為20米,請問安裝多高的避雷針才能將平面保護.
建筑防雷設計的有關問題
我做的一個工程是二類高層公寓,按三類防雷設計(經過計算)。審圖中心說二類高層要按二類防雷設計,還違反強規(guī)。有這種說法嗎?
有一棟普通辦公樓,建筑高度為15m,平均雷暴日大于15d/a,經計算雷擊次數為0.045次/a,該建筑物要做三類防雷設計嗎?
最近組一個樓審圖的提出防雷規(guī)范要求建筑高度高于45m的要把接閃帶設置在建筑物的外墻外表面,請教前輩們都怎么做。我的那個樓是70多米,按二級防雷做的。
【摘 要】 建筑圖紙審查是防雷主管機構的一項基本業(yè)務,本文將從建筑防雷設計圖紙審查的角度提出幾點具體的實施措施和應當注意的設計要點?!娟P鍵詞】 防雷類別 接地裝置 等電位 雷電波侵入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電子信息設備的應用已深入至國民經濟、國防建設和人民生活的各個領域,建筑物內越來越多的裝備了各種信息化的電子、電氣設備,由于這些設備耐過電壓能力低,雷電高電壓以及雷電電磁脈沖侵入所產生的電磁效應、熱效應都會對系統(tǒng)和設備造成干擾或永久性損壞,這也是如今雷電災害事故頻繁發(fā)生、導致損失越來越大的一個原因,因此對建筑物合理的防雷設計顯得尤為重要?,F對防雷主管機構的防雷設計圖紙審查工作提出一個審查流程,并對審查中的幾個問題做簡單分析。一、首先需確定建筑物的用途,了解建筑物的內外結構、周圍的地理環(huán)境和建筑內各部位的電氣、電子信息設備設置情況。查閱設計部門對建筑物現場雷電電磁環(huán)境的評估分析材料。根據建筑物現場雷電電磁環(huán)境評估材料中的N、Nc值確定建筑物是否需要安裝雷電防護裝置。N為建筑物及入戶設施年預計雷擊次數,Nc為可接受的最大年平均雷擊次數
綜合布線系統(tǒng)防雷設計淺談 【摘 要】 綜合布線系統(tǒng)防雷設計中如何防感應雷。分析感應雷產生的原因;應采取的方法,即:均衡系統(tǒng)電位,逐級分別泄流,加強屏蔽。 隨著現代社會的發(fā)展,計算機網絡技術的普及越來越多的辦公大樓、寫字樓、醫(yī)院、銀行、賓館等建筑離不開綜合布線系統(tǒng)。配置綜合布線系統(tǒng),猶如為建筑物建立了一個高速,大容量的信息傳送平臺,為建筑智能化提供了快速的信息通道。 我國每年因雷擊破壞建筑物內計算機網絡系統(tǒng)的事件時有發(fā)生,所造成的損失是非常巨大的。因此綜合布線系統(tǒng)的防雷設計就顯得尤其重要。 我們知道雷電入侵電器設備的形式有兩種:直擊雷和感應雷。雷電直接擊中線路并經過電器設備入地的雷擊過電流稱為直擊雷;由雷閃電流產生的強大電磁場變化與導體感應出的過電壓,過電流形成的雷擊稱為感應雷。 目前,在智能大樓防雷系統(tǒng)設計上,是執(zhí)行的國家標準《建筑物防雷設計規(guī)范》GB50057- 94,設計由避雷網(帶),避雷針或混合組成的接
因為防雷規(guī)范2.0.3條二類防雷中沒有包含一般工業(yè)建筑物,那是否說明可以按三類設計,不管它的年預計雷擊次數是否大于0.3。
防雷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王時煦先生早在1960年作人民大會堂電氣工程總結及寫作《建筑物防雷設計》一書時就提出了建筑物防雷設計的六項重要因素,這對我國建筑防雷規(guī)范化起到了重要作用。一、接閃功能 指實現接閃功能所應具備的條件,包括接閃器的形式(避雷針、避雷帶和避雷網)、耐流耐壓能力、連續(xù)接閃效果、造價以及接閃器與建筑物的美學統(tǒng)一性等。二、分流影響 指引下線對分流效果的影響。引下線的粗細和數量直接影響分流效果,引下線多,每根引下線通過的雷電流就小,其感應范圍就小。引下線相互之間的距離不應小于規(guī)范中的規(guī)定。當建筑物很高,引下線很長時,應在建筑物的中間部位增加均壓環(huán),以減小引下線的電感電壓降。這不僅可以分流,而且還可以降低反擊電壓。三、均衡電位 使建筑物內的各個部位都形成一個相等的電位,即等電位。若建筑物內的結構鋼筋與各種金屬設置及金屬管線都能連接成統(tǒng)一的導電體,建筑物內當然就不會產生不同的電位,這樣就可保證建筑物內不會產生反擊和危及人身安全的接觸電壓或跨步電壓,對防止雷電電磁脈沖干擾微電子設備也有很大的
簡介:本文針對地鐵項目防雷設計現狀,結合《建筑物電子信息系統(tǒng)防雷技術規(guī)范》(GB50343-2004),對地鐵項目防雷模型進行了深入地分析和探討,并對適合地鐵項目的綜合防雷設計方法進行了研究。 關鍵字:地鐵,防雷,設計 一.問題的提出 目前各大城市軌道交通項目不斷上馬,軌道交通及大型民用建筑中電子信息系統(tǒng)設備越來越多,2000年國家對《建筑防雷設計規(guī)范》(GB50057-94)進行補充,2004年又頒布了《建筑物電子信息系統(tǒng)防雷技術規(guī)范》(GB50343-2004),使得防雷設計更易于操作。對于軌道交通項目的地面站和高架站完全可以按上述規(guī)范進行設計。但由于地鐵建筑主體位?
玻璃房,屋頂也是玻璃的,怎么做防雷設計呀,規(guī)范上只有針對高層建筑玻璃幕墻,可是房頂也是平面的玻璃,房子里面布置的是設備。
本帖最后由 dina215 于 2014-8-26 09:49 編輯 中望水暖電工程設計整體解決方案(包含中望暖通、中望給排水、中望電氣,以下簡稱“中望水暖電”)具有超強的兼容性、智能的設計功能和精準的分析能力,從而幫助設計工程師提高項目設計的精確性與工作效率。其中,中望電氣具備了國際上同類CAD軟件的專業(yè)性能,實現民用和工業(yè)電氣CAD設計與
摘要:本文扼要說明了傳統(tǒng)防雷局限性以及智能建筑對防雷的要求,根據IEC的標準,論述在智能建筑中應采取相應的防雷措施,防止雷電的侵害。 關鍵詞:智能建筑 直擊雷 感應雷擊 避雷針 防雷保護區(qū) 一、前言在智能建筑中,系統(tǒng)內的電子設備的數量和規(guī)模不斷擴大,大量采用計算機技術,而電子計算機、微處理器以及其他電子儀器設備普遍存在著絕緣強度低,過電壓耐受能力差的弱點,當其受到電磁脈沖,特別是閃電電磁脈沖的襲擊,使得這些高靈敏的電子系統(tǒng)在運行時,出現程序運行錯誤;數據錯誤;時間錯誤;死機;無故重新啟動甚至造成用電設備的永久性損壞,給各行各業(yè)以及人們日常生活造成巨大損失。1992年,北京氣象局16層氣象中心大樓遭受雷擊,樓內計算機、電子設備受損,損失達數十萬元,中斷通訊24小時;1994年和1995年深圳蛇口電信公司兩次遭受雷擊破壞,使得深圳蛇口地區(qū)電話系統(tǒng)分別癱瘓六小時和八小時,經濟損失巨大;1996年深圳市氣象臺受雷擊破壞,涉及破壞范圍包括程控交換系統(tǒng)、電腦網絡系統(tǒng)、閉路電視監(jiān)控系統(tǒng)、CT機等;1996年4月20日,深圳市
建筑防雷設計規(guī)范的第一章準則里明確說明了此規(guī)范的適用范圍,第1.0.2 本規(guī)范適用于新建建筑物的防雷設計。 本規(guī)范不適用于天線塔、共用天線電視接收系統(tǒng)、油罐、化工戶外裝置的防雷設計可是那些不適用此規(guī)范的設備區(qū)域防雷設計時應該按照那個規(guī)范呢?哪位大俠能詳細說明一下,謝謝!
XX醫(yī)院CT想做個防雷方案,做醫(yī)療設備行業(yè)朋友叫我?guī)兔ψ鰝€方案,我是做通信設計的,對防雷設計還是個外行,想請各位高人指點一二,最好是有現成的方案可以借鑒。謝謝各位網友支持了!
請問誰有防雷設計規(guī)范或哪里可以找到呢?大連屬于多雷區(qū)嗎?現有3層樓的房屋,需要進行防雷設計嗎?地點在大連附近的海邊!謝謝相告!
請問防雷設計(建筑電氣)的主要步驟事是什么?越詳細越好,要實用的,書本上的大家都有,我想問工作中,你們做設計的過程是怎樣的?
隨著建筑技術的發(fā)展,新材料、新結構的建筑物越來越多。有一種建筑物現在應用的很多。柱子、梁等全為型鋼結構,墻壁、屋面(樓面)全為夾芯金屬彩板。屋面(樓面)為金屬彩板時,屋面四周不設女兒墻,屋面(樓面)常常做成斜坡的,但坡度不大。這樣的建筑物,屋面(樓面)無法安裝固定避雷帶,更無法安裝避雷針,直接利用屋面(樓面)的金屬彩板做防雷接閃器也不行,因為金屬彩板的厚度不到 0.5毫米,不符合防雷要求。請教各位同行:這樣的建筑物如何進行防雷設計????哪位朋友做過,請交流一下?。?/p>
審圖的人(防雷中心)非要我把綜合布線信號部分的防雷按照弱電公司的做法套我們的圖框出,有這個必要嗎我已經在設計中說明按照弱電公司深化設計來實施(注:電源的防雷我已經做了),大家是怎么做的?
一座辦公樓的10KV地下變電所,近兩月因感應雷低壓總開關跳閘了三次,請問是因為圖紙設計的問題嗎?目前我問了幾個人,有說是因為低壓總開關前沒設SPD,有說是因為高壓真空斷路器吸壓達到低壓斷路器動作值造成的,有說是因為低壓斷路器動作時間未躲開避雷器瀉流時間造成的,到底什么原因,請高手看圖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