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剛來的監(jiān)理員 總監(jiān)叫我和另外一個監(jiān)理負責預制場的箱梁鋼筋隱蔽驗收,張拉,壓漿。旁站記錄由我來寫請問下張拉,壓漿的旁站我要寫嗎?在我之前的幾個監(jiān)理都沒有寫張拉和壓漿旁站記錄,我要寫的話該怎么寫?求前輩指導 謝謝
本工程設計為預應力混凝連續(xù)箱梁,跨度均不大于20m,梁高1.2m,采用滿堂架現場澆筑。試問:本工程工期很緊,能否采用技術措施不適用預應力混凝,而采用普通鋼筋混凝箱梁。即施工中不實施張拉,能否可行?能有具體的技術措施?
受彎構件的分批張拉:下圖為雙跨預應力框架梁,預應力筋為四束超過40m的雙跨曲線鋼鉸線束,分二批那個朋友能從力學上分析一下構件的張拉順序,謝謝
后張法預應力使用在大跨度梁中(3跨梁一起張拉,總長約65m),一端先張拉到100%,另一端補拉,請問補拉時鋼絞線伸長值一般在多少?工人記錄為4cm~8cm是否錯誤?急~~~~~~~~~~
我負責施工的某大橋預應力問題的處理方法。詳細見附件。
淺談預應力箱梁張拉與壓漿
現澆箱梁張拉方案[ 本帖最后由 lenvonta 于 2010-3-23 08:56 編輯 ]
預應力鋼束張拉問題淺析
當箱梁架到橋的蓋梁上后,再經過一些工藝的施工后,要進行“橋面負彎矩張拉”。我記得有個概念是:“使橋面受拉為正彎矩,反之為負彎矩”。請問:負彎矩張拉的作用是什么?負彎矩不是有抵消箱梁預制時正彎矩的可能嗎?。。。。請高手指點
小弟看一建《建筑工程管理與實務》,其中講預應力結構時說道:當曲線無粘接預應力筋長度超過35m時,宜采用兩端張拉。當長度超過70m時,宜采用分段張拉。這里面70米應該是一根預應力筋的長度,可一段鋼筋只有兩邊可以張拉啊,分段張拉又是什么意思呢?從中間分開?求大神解釋,要是有圖就更方便理解了。
看看這個板張拉如何?
請教一下各位,一直有個問題困擾。下圖是一個8m寬的箱梁,縱向鋼束槽口的圖,是頂板張拉??磮D上的構造是槽口范圍內的橫梁頂層主筋基本上是全部沖突了。這些主筋都得全部截斷,那待張拉完畢后,鋼筋怎么恢復呢。是直接焊接恢復嗎?始終覺得這種恢復強度不怎么夠,而且這種橫梁是沒有橫向預應力的,全靠普通鋼筋。正確的恢復方式應該是怎樣的呢? 謝謝大家。
近日,中建五局承建的佛山順德區(qū)德勝體育中心工程(一標)項目, 索穹頂結構 全部張拉完成并錨固到位,比預定計劃提前14天完成。
一、交底范圍 本交底適用于**特大橋主跨連續(xù)梁 預應力鋼束張拉及壓漿 施工。
后張法預應力鋼絞線在張拉過程中,主要受到以下兩方面的因素影響:一是管道彎曲影響引起的摩擦力,二是管道偏差影響引起的摩擦力;兩項因素導致鋼絞線張拉時,錨下控制應力沿著管壁向跨中逐漸減小,因而每一段的鋼絞線的伸長值也是不相同的。 1、 計算公式 (1) 預應筋伸長值ΔL的計算按照以下公式: ΔL—各分段預應力筋的理論伸長值(mm); Pp—各分段預應力筋的平均張拉力(N); L—預應力筋的分段長度(mm); Ap—預應力筋的截面面積(mm2); Ep—預應力筋的彈性模量(Mpa); (2) 《公路橋梁施工技術規(guī)范》(JTJ 041-2000)附錄G-8中規(guī)定了Pp
大家好好看看吧,有用的
預應力鋼絞線張拉計算1、預應力筋采用應力控制方法張拉時,以伸長值進行校核,實際伸長值與理論伸長值的差值符合設計要求,設計無規(guī)定時,實際伸長值與理論伸長值的差值應控制在6%以內,否則應暫停張拉,待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予以調整后,方可繼續(xù)張拉。2、預應力筋的理論伸長值 (mm)可按下式計算: =195300*68400/140/194000=492mm 式中:PP——預應力筋的平均張拉力(N),直線筋取張拉端的拉力。L——預應力筋的計算長度(mm);AP——預應力筋的截面面積(mm2);EP——預應力筋的彈性模量(N/mm2)。3、預應力筋張拉時,從固定端先調整到初應力σ0,該初應力為張拉控制應力σcon的10%,伸長值從初應力時開始量測。將預應力鋼絞線拉直,錨固端和連接器處拉緊,在預應力鋼絞線上選定適當的位置刻畫標記,作為測量延伸量的基點, 再從張拉端張拉控制應力到σcon的20%并量測伸長值 2,最后張拉到σcon,量測伸長值 1,預應力筋張拉的實際伸長值 (mm),可按下式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