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一家溫泉旅游公司上班,近期溫泉池底部鋪設的鵝卵石出現(xiàn)嚴重裸露以致很多都脫落了,鵝卵石呈橢圓扁狀,原先考慮到鵝卵石平放鋪設的話會很容易掉落,所以采用鵝卵石豎直嵌入砂漿層中的辦法鋪設。但是這樣做問題也來了,時間長了之后,因為溫泉池屬高溫區(qū),砂漿中的水泥被沖洗的很快,沒多久就只剩一層沙子了,求解決方法!~(PS:鵝卵石為均勻鋪放,相互間隔2~3CM,露出1/3長度。是否應該將砂漿中不加入沙子,只用純水泥加以鋪蓋):(
鋪裝/草地/餓鵝卵石/風景素材,盡量下鋪裝
各樣的鵝卵石 經過精心的排列之后 美的那么自然 仿若是藝術品般精致有趣
本貼內容部分引自raine發(fā)表的“園林隨筆——鵝卵石的妙用”,覺得更適合本版,特整理于此,獻于諸位,企望各顯神通豐富之!天然鵝卵石,又成為五彩石,外表光滑,耐磨,顏色主要有灰色、青色、暗紅三大色系,經過清洗、篩選、分撿等工序,經過精心選料加工而成不含任何添加染料,具有無毒、無味、無污染、抗腐蝕、耐酸堿、強度高、抗暴曬、永不變色之特點??梢杂米麂佋O路面、公園假山、盆景填充材料等。
日式花園中,鋪裝的主要風格是簡單、自然,且不作為焦點景,也不會過分設計裝飾。常采用碎石或自然石鋪裝日式花園里的樓臺和人行道,有時甚至不做任何鋪裝,保留原始的地表面。 日式花園的鋪裝常用到露石混凝土,這種材質表面凹凸不平,甚至顯露成塊小石子,表現(xiàn)出石頭的堅硬結構。碎石和露石混凝土有類似的表現(xiàn),而且有更多的顏色種類,但為保持日式花園的自然主題,最好選擇接近大地的顏色,如棕色、棕黃色或雪白色。 露石混凝土因其自然的顏色,是日式花園很合適的鋪裝 日式花園里硬景的設計,盡量避免外圍的僵硬筆直線條,集中表現(xiàn)一種很自然的形狀和結構
請問大家:黃木紋碎拼的材料損耗是多少?規(guī)格為300*300、200*400的規(guī)則板。 也請大家提供一些其他鋪裝材料的損耗,謝謝。
一、怎樣鋪裝木地板 1、在鋪地板前應將地板放在房間內48小時,使其適應當?shù)貧夂颉?2、房間最大相對濕度不高于20%。萬一不能達到這種理想值,用含礦物質成分的產品(如細小的碳末)來使地基防潮。 3、強化地板只能用懸浮式鋪裝,就是說不能將地板粘固或者釘在地面上。 4、地面要求平整、干燥、干凈、高度差在2米范圍內應小于3毫米,凹凸處要弄平,若坡度或凹處明顯,可用石膏粘結劑拌30%的粗砂抹平。水泥地面必須小于2%的濕度。若在樓房底層或平房鋪設,須作防水層處理。其方法有表面涂防水涂料,鋪聚氯乙烯薄膜或加厚的農用薄膜。 5、門與地面要預留2.5-3厘米間隙。 6、設有地下暖氣時,須根據(jù)“暖氣系統(tǒng)說明書”加熱干燥地面后,再鋪設。 7、地板施工前不能裝踢腳板。 8、鋪裝前消費者需了解下列情況,做到心中有數(shù)。 a.要驗收運到工地的地板及鋪材,如規(guī)格、數(shù)量、花色和型號等。
要想裝飾中的石材永久保持新亮,那么對其鋪裝工藝質量要求便是非常的高,而相對于其他裝飾材料而言,石材這類自身具有一定重量的裝飾材料在施工過程中需要注意些什么呢?而石材鋪裝工藝流程主要有哪些呢? 石材主要鋪裝工藝流程有: 1 、準備鋪裝承載層和底基: 承載層是一個平面,這一平面的作用是支撐來自上層構件的負荷。其性質應當具有堅固性、支撐性、穩(wěn)定性和密封性。石材飾面板底基,是直接在其上進行石材飾面板鋪裝的構件。在鋪裝地面時,這一底基起到的作用是分散垂直向負荷和張力,以使這些力得到承載層的支撐而不至于發(fā)生塌陷。在鋪裝墻面時,通過固定裝置 ( 背栓、泥漿、黏結劑、扣件等 )
收集的大量景觀鋪裝材料介紹
園林綠化中有很多鋪裝路面怎么去放線呢,有的是S形有的是Z形。例如這樣
大家都知道復合木地板鋪裝時,下面會有一層帶反射膜的聚氨脂保溫層,如過下面地面是地暖,復合地板直接鋪裝,不用龍骨的情況下,這個保溫層會很大程度阻隔地暖熱量的向上傳遞,如果不用保溫層,地板又很難鋪的平整,各位實際施工中是怎么處理這個問題的?
橋面防水及鋪裝方面論文,希望能給大家?guī)韼椭?/p>
這是我一年前發(fā)在一個論壇上的,其中的圖片和文字有些是來源于網絡,有些是自己掃描的書籍,還有些是自己平時拍的 前幾天答應寶貝版主搬了來,一直沒有時間.從今天起爭取每天都能抽點時間搬一些 下面是這個帖子的原鏈接,感興趣的朋友如果等不及俺搬,可以先去看看http://bbs.chinazhuyi.com/dispbbs.asp?boardID=89&ID=39335&page=1 這是彩色卵石與擬木技術的應用。用卵石拼鋪圖案,倒牙用擬木小樹樁處理。卵石還可按摩足低。一舉兩得。很有情趣
各位高手 這種鋪裝什么材料啊
《卵石土的勘察》(趙躍平)PDF 論壇中有一個PPT的,體積太大。補充一個PDF版的,體積極大縮小,方便下載、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