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結構的側移有兩部分組成 1、在水平荷載作用下框架梁和柱的彎曲變形引起的,梁柱都出現(xiàn)反彎點 這部分變形在底層的層間變形較大,所以呈剪切型變形 2、在水平荷載作用下由框架柱的軸向變形引起,由于柱在水平荷載作用下產生軸向拉伸和壓縮,使柱產生側向變形,這部分變形在上層的層間變形較大,故呈彎曲型變形 但對于框架結構第一部分側移是主要的,所以框架結構主要呈剪切型變形 但隨著高度的增加第二部分側移也逐漸增大 我要問的是剪切型變形和彎曲型變形如何區(qū)分? 還有就是為什么由柱的軸向變形產生的層間變形在上層較大呢?
1.框架結構和連接方式
因為高層鋼結構的框架結構體系沒有設置柱間豎向支撐,所以,高層鋼結構的平面設計具有較大的靈活性,并且可以使用較大的柱距和提供較大的使用空間。對于20層以下的高層鋼結構框架結構具有良好的適應性。
審圖中心提出,抗規(guī)6.1.15 樓梯構件與主體結構整澆時,應計入樓梯構件對地震作用及其效應的影響,應進行樓梯構件的抗震承載力驗算。然后,網上說, 1.與樓梯構件相連的框架柱、框架梁,應計入樓梯構件附加的地震內力(尤其是軸力和剪力);
一個大二小師弟做了個框架結構,因為樓梯間內縮,所以不規(guī)整(像個凹字),所以凹進去的地方沒有設置連通的框架邊梁,從結構上說是可以的。但是他老師硬是要他加梁。那么豈不是所有框架都要規(guī)整了?其實可以通過調整梁的剛度滿足抗震要求。他問我我也是這樣認為 的。請教一下大家。謝謝!
論文簡介:框架結構是由鋼筋混凝土主梁、次梁和柱形成的框架作為建筑物的骨架,梁和柱之間的連接為剛性結點。 投稿網友:zh2506592902 上傳時間: 2013-10-30 <
1、高層鋼結構的巨型框架體系是以巨型框架(主框架)為結構主體,再在其間設置普通的小型框架(次框架),所組成的結構體系。 2、巨型框架的巨型柱,一般是沿高層鋼結構平面的周邊布置,其縱向和橫向跨度依高層鋼結構使用空間的要求而定;巨型梁一般是每隔12至15個樓層設置一道。
框架結構體系中加入一兩道剪力墻不知道行不行,審圖能通過但好多老工程師不建議這么做,但也沒說出什么理由,望高手指點下[ 本帖最后由 tumuzaixian0603 于 2011-4-12 09:50 編輯 ]
最近做了個項目,6度區(qū),12層高,結構比較不規(guī)則,怎么調都不能把扭轉周期調到第三周期且大于0.9以上,在第三周期最大也只能調到0.54左右,項目催得急,各位前輩能否給點建議給小弟呢?
某框架結構樓梯現(xiàn)場照片 敬請指點平臺板兩側無梁,可否?
我是做施工的有個幫忙的工程,讓我做下設計配筋(我本身不是搞結構的)而且現(xiàn)場只有12、22的螺紋鋼讓用到這個工程中去,所以梁,柱配筋都是用的以上這個配筋。請做結構的師傅看下,能否可行!在此,先謝謝了!
我目前在用etabs做一個很簡單的框架結構的pushover分析,但是不知道為什么出來的pushover曲線永遠都是一條斜直線,能力譜曲線是一條折線,請各位高手給小弟指點一二,不勝感激~~我所用的etabs的版本是V9.7.3
論文簡介:混凝土框架結構作為一種較為普遍的建筑結構形式,因其適用范圍較廣,造價相對低廉以及材料來源廣泛等優(yōu)點,在我國的各項工程建設中被廣泛采用。 投稿網友:jiajiangye 上傳時間: 2013-03-24 <
圖紙簡介: 該項目為兩層框架結構車庫詳圖,基礎形式采用鋼筋混凝土柱下獨立基礎和墻下條形基礎。 投稿網友: e_skiml 上傳時間: 2013-09-13
請教下框架結構中框架梁,上通筋,下通筋,上筋,下筋;次梁的上通筋,下通筋,上筋,下筋的鋼筋直徑應該怎么選擇,以哪種為最優(yōu)?
想請教一下,柱子錯位可否按圖2處理,對結構有什么影響?謝謝
在做一個乙類小學三層的框架結構,教學樓出現(xiàn)了單跨單廊,而抗震規(guī)范6.1.5條中說明甲 乙類建筑不應采用單跨框架結構,請問各位前輩們碰到這個該怎么辦,還有構造措施怎么加強,小弟虛心學習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