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性能優(yōu)越 制冷效果是否出眾,通常根據EER值來判斷。EER值代表空調器的制冷系數,又稱性能系數或能效比。有些空調器的銘牌或說明書上會有該系數標出。對這一數值,國家有明確標準規(guī)定(見下表),表中數據是允許的最低EER值。簡單來說,EER值越大空調的制冷性能越好。有些產品銘牌上沒有標出EER值,您可以自己進行一下簡單的計算: EER值=額定制冷量/制冷時額定輸入功率我國空調能效限定值類型 額定制冷量(CC)W 能效比(EER)W/W 整體式 2.30 分體式 CC≤4500 2.60 4500﹤CC≤7100 2.50 7100﹤CC≤14000 2.40 制熱性能出色 對于冷暖空調來說,制熱性能也是考量空調好壞的重要指標。按制熱原理不
大金VRV-N系列采用大金渦旋式壓縮機,環(huán)保冷媒R410A ,四種室內機可充分滿足各種裝修續(xù)期,打造個性化的空調方案。 VRV-N N指的是north 北方的意思,是大金為了迎合北方市場,減少消費者的初而推出的一款產品。因為我國北方空調的使用習慣多為夏天制冷,冬天多采用集中采暖,用不上空調,所以大金在VRV的基礎上降低了其冬天起機的溫度范圍,以節(jié)約業(yè)主的初。和VRV沒有什么本質的差別。VRV的取暖起機為零下20度而VRVN為零下5度,只能在秋冬和冬春換季時進行輔助的采暖。VRV即變制冷劑流量系統(tǒng),如果是空調的話,有家用和商用的,家用的比較小,適合比較小的面積,樣本沒在身邊,制冷量好像是20多kw,VRVN不知道說的是什么,商用的叫VRVⅢ系列了,是模塊式地拼裝成的機組,這個制冷量就比較大了。
一些空調商在安裝三相空調柜機時,因鄰近設置三相四線插座,常會把PE線剪掉不接,而把N線接到插座的PE孔內,這樣機柜外殼不接地是十分危險的,因沒有三相五線暗插座,故我發(fā)現后這樣處理;1、三相四線(PE)和插座按正常連接;2、N線和機柜的N線直連。請教各位大師,不知這樣做,是否正確?是否有合適的三相五線暗插座?
選擇中央空調而不選民用柜機的N個理由 理由一:發(fā)展的趨勢。先進國家八十年代末,上海、深圳等大城市九十年代末,中小型的商鋪,飯店就開始告別柜機時代,不再影響室內裝修及建筑外墻,是社會發(fā)展的趨勢。理由二:裝修效果好商用中央空調的室內機是吊裝在天花板上,配合裝修的吊頂,從外觀只能看到風口,給人以裝修高雅的感覺。而柜機放置地面,銅管和排水管外漏,影響裝修的整體效果。理由三:技術含量高商用中央空調的室內機送風距離達10米,通過風道均勻的送到房間的每一個角落,經過出回風進行空氣冷熱交換,利用冷空氣下沉,熱空氣上浮的原理,使房間內沒有溫差。連接銅管可達30米且不影響制冷效果。而柜機放置地面,扇面送風方式,送風距離最高達3-5米,連接銅管標配4米,超過10米就影響制冷效果,離空調近人感覺冷,離空調遠人感覺熱,室內溫差較大。理由四:占地面積小商用中央空調的室內機和風道都是占用天花板的無效面積,而非常有效的節(jié)約了地面,大大提高了營業(yè)面積;柜機放置地面,每2臺柜機占地1.5㎡,20臺節(jié)約地面15㎡又可放置4-5張桌臺。理由五:維修費用低商用中央空調的室內機、室內機電控盒、室內機接水盤均是鍍鋅鋼板,
我設計的三相空調都是三相四線制,對應空調插座為四孔插座。個人認為第四孔應該插的是PE線,可一位資深電氣工程師告訴我,我的這種設計方法不妥,說空調不是純電動機負荷,還有一些二次回路,需要中性線,我認為他說的也有道理,于是問題就出現了:三相空調插座第四孔到底接N線還是PE線?或者說三相空調的第四個插頭接N線還是PE線?(本人沒見過三相五孔插座,不知道有沒有)?,F實中是怎樣接線的?還是不用插座,電源由開關箱直接引入?請各位高人指點!
我在看書時,有這一行字:外墻的傳熱系數,W/m2.0c,由《暖通空調》附錄2-2查取。這個《暖通空調》是哪本書。這會不會是設計手冊?
初來乍到,送上鵝毛一根。壓縮包內是我在上海約頓為其客戶做普及培訓時所用的一個課件,希望對大家了解機房專用空調有所幫助!課件介紹:該課件為PPT格式,須安裝MS POWERPOINT程序閱讀。主要內容包括空調運行原理、機房空調同舒適性空調的比較、采用機房專用空調的理由、計算機機房熱負荷計算和機房空調維護要點。聲明:該文件歸屬權由上海約頓機房設備有限公司所有,望各位同行在觀摩的同時,飲水思源勿忘其出處。另,如有約頓朋友在此,請代我向老陳道歉,公開此文件并非謀己私利,實乃朋友所托,還望海涵。拋磚引玉,還請大家不吝發(fā)言,多多討論多多交流!
小弟最近在做關于紡織空調的畢業(yè)設計有一些疑問望高人指點一二1.紡織車間空調采取哪種形式比較好?2.地溝除塵的優(yōu)點有哪些?
中央空調!!!!!!!!!!!!!!!!!!!!!
企業(yè)狀況如下:現車間2F和3F東西兩側的空調都采用壓縮機制冷,能耗大,每臺機每日耗電量近500度。而廠房目前有一臺冷水機組冷量為400RT,其負荷率只有50%,未充分利用機組的效率。通過計算,4臺40HP壓縮機供冷,需求冷量為:137RT,冷水機組完全能夠提供這部分冷量。改造后,冷水機組負荷率將提升至85%左右。因此,若將車間東西兩側的空調供冷替換成由冷水機直接供冷可充分提升現有冷水機機組的效率。請問這樣可行嗎?我做的分析如下,不知正確否。效益分析1、原設備耗電量:車間二、三層東西側原空調設備功率每臺25.8kW,4臺總功率為103.2kW,據機組實際運行耗電量統(tǒng)計,每臺機組每日耗電量為500度,設機組每天運行20h,則機組基本處于滿負荷條件下運行,4臺機組每時耗電功率為:103.2kW。2、新增設備改造后耗電量:a、冷水機組負荷率從50%提升到85%耗電增加量:約84kW/h。(電話咨詢特靈廠家)附開利類似機組說明: b、冷水機組供冷替代
空調房間保持室內正壓所需的換氣次數n(次/h) 室內正壓值(Pa) 無外窗的房間 有外窗,密封性較好的房間 有外窗,密封性較差的房間 5.00 0.60 0.70 <
被稱為制冷之父的英國發(fā)明家威利斯·哈維蘭德·卡里爾(有的地方譯作開利)于1902年設計并安裝了第一部空調系統(tǒng)。美國紐約的一個印刷商發(fā)現溫度的變化能夠造成紙的變形,從而導致有色墨水失調,該空調系統(tǒng)就是為他設計的。卡里爾的專利1906年得到注冊。 1902 年7月17日,卡里爾這名才從康奈爾大學畢業(yè)一年的年輕人,在“水牛公司”(Buffalo Forge Co.)工作時,發(fā)明了冷氣
夏季炎熱,空調是不是都用起來了,但有人發(fā)現打開空調后,空調正常運轉但不制冷?你是不是也遇到過這個問題?空調不制冷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最近因為原來一個房地產老板的別墅要做多聯機,指定要大金,找了辦事處,說VRV3已經在家用中央空調不用了,出來了個VRV-N,不知這個是有優(yōu)勢 還是在技術上有改進
有六棟別墅,六棟三層樓的小賓館,另外建一間冷凍機房,我現在在做別墅的內部,用風機盤管+新風系統(tǒng),每棟別墅設一臺吊頂新風機,在一層的車庫內,新風供到三層,不知道這樣可行不可行?新風機余壓夠不夠?要不要每層設一個新風機?
最近看書發(fā)現很多供暖系統(tǒng)都采用了分戶計量的設計方案,而在空調系統(tǒng)的設計中卻沒有看到過這種方案。這是為什么?空調系統(tǒng)不需要分戶計量嗎?還是在技術上難以實現?還是沒有必要?我個人覺得大型寫字樓里邊就很需要實現分戶計量啊。不然怎么收費?還是這已經在應用了,我不知道。如果是,能否麻煩大家給介紹一下?期待您的解答,謝謝!
1.一般的泵用4條線就夠了對吧? 但是我在一個圖上看到為什么用ZRYJV-0.6KV-3*10+2*6? 為什么會是用5條線啊??2.風機盤管一般用BV電線就夠了 可是也是在那個圖上 看到的卻是用YJV的電纜ZRYJV-0.6KV-3*4 百思不得其解~~~~~~~ 3.對了,各位一般在設計的時候一個帶多少臺風機盤管????
在選擇空調或風機時,常常會遇到靜壓、動壓、全壓這三個概念。在具體操作的時候是以一個什么樣的標準來選擇的拉?是否是把最不利環(huán)路的所有阻力相加,然后根據阻力的大小來選擇能達到這個要求的風機?
我是做一個別墅項目,每戶有一個中央集中空調,要有組織的排放冷凝水,我覺得是否可以將空調冷凝水管接到一層地面上面,散排,因為我的別墅區(qū)是建在地下車庫上面的,我覺得一直將立管落下去,不如就散排,反正道路上面還有雨水溝不知道大家有什么意見沒有?(希望大家都說說)
鄙人是河北保定的空調經銷商,最近遇到一些問題和大家一起探討一下。1)保定容城縣是服裝加工大縣,有許多中小服裝廠,由于改善工作環(huán)境的需要,很多廠家正在安裝中央空調。但是他們上的空調多數不安裝主機,只安裝一些廉價的空調末端(以山東德州產品為主),然后打一口井,直接抽地下水送到空調系統(tǒng),以達到制冷效果。當然這樣做也無可厚非,但是他沒基本不作回灌,計劃直接將水排到地表,有些大廠每小時100噸左右的流量,有可能造成地下水資源大量浪費。2)再就是目前很多廠家(例如北京某廠,和山東一些廠家)開始生產小型水源熱泵機組,他們在保定縣里作了一些別墅或住宅,但不作回灌,直接排到地表。我個人看法,如果這種做法不得到控制將造成地下水的嚴重破壞,希望有關部門加強監(jiān)管,廠家和經銷商也要嚴格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