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城市垃圾處理問題已經成為當今世界環(huán)保領域中的一項重大研究課題。隨著世界各地城市的迅猛發(fā)展,城市垃圾的數(shù)量在全球范圍內迅速增長,垃圾中的有害成分對大氣、水體、土壤等造成嚴重危害,影響城市生態(tài)環(huán)境,危害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已成為世界公害。我國大部分城市也已處于垃圾包圍之中,垃圾處理成了世界關注的難題。 隨著城市燃氣化程度加快,城市垃圾中的煤渣、煤灰已不多見,有機垃圾的比重越來越高。本文探討城市有機垃圾處理的最佳方案。 2 當前有機垃圾處理方案的分析 當前有機垃圾處理大多是建設大型的垃圾處理廠、場,處理方法大致有3種: 2.1 填埋法 填埋法使用最廣,我國不少城市已建起了大型垃圾填埋處理場。填埋法看似成本最低、最易實施,其實不然。填埋場選址,要有理想的自然地理、地質條件,一般應遠離城市,遠離居住人群。在沿海地區(qū)理想選址已是一大難題,就算有理想選址,收集、運輸成本也很高,更何況填埋必須做到衛(wèi)生填埋,要解決
前言: 當人類已經進入了信息化社會的時候,回顧人類在過去工業(yè)化社會取得的輝煌成就,確實令人歡欣鼓舞。由于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世界經濟的迅猛發(fā)展,人類從來沒有生活的如此便利和富有,先人們的許多夢想也已經或正在逐步變成現(xiàn)實。但是這并不能說明人類比任何一個時期都生活得更加舒服和誠心如意,人類在向大自然大肆索取的同時,也受到了應有的懲罰。二十世紀的30年代到60年代,震驚世界的環(huán)境污染事件頻繁發(fā)生,使眾多人群非正常死亡、殘廢、患病的公害事件不斷出現(xiàn),其中最嚴重的有八起污染事件,人們稱之為“八大公害”。人類賴以生存和發(fā)展的環(huán)境受到了嚴峻挑戰(zhàn),資源的迅猛開發(fā)與有效利用,使其在日益枯竭,生態(tài)環(huán)境遭到了嚴重破壞,環(huán)境問題已經成為當今人類面臨的全球性問題之一,引起了各國的普遍關注。中國作為發(fā)展中國家,近30年來,隨著國家對以基礎設施建設力度的加大,工業(yè)與民用建筑,礦山建設,公路建設等得到迅猛發(fā)展, 城市化水平也在不斷的提高,可是也同時面臨著土地、資源、人口、環(huán)境相互制約的 4 大難題。建筑垃圾加劇了土地、資源的緊張局面,嚴重影響到社會經濟和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協(xié)調發(fā)展。加強建筑垃圾的綜合利用迫在眉睫。因此,一定要
隨著“雙碳”戰(zhàn)略的推進,我國城鄉(xiāng)建設開啟了以綠色轉型為引領的新篇章。建筑領域作為碳排放重點行業(yè),其中,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的減碳效果最為直接,具有顯著的碳減排效益。
建筑垃圾處理生產設備主要組成: 進料與粗破-分選系統(tǒng)-二次破碎
建科[2008]99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部 2008年05月30日 各省、自治區(qū)建設廳,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建委(建設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建設局,各有關單位: 為指導地震災區(qū)建筑垃圾處理與資源化利用工作,我部組織上海市環(huán)境工程設計科學研究院和有關專家編制完成了《地震災區(qū)建筑垃圾處理技術導則》(試行),現(xiàn)印發(fā)給你們(可在http://www.mohurd.gov.cn下載),請參照執(zhí)行。執(zhí)行中的有關情況請及時告我部科學技術司。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部二〇〇八年五月三十日
有個兩層的底框,(下面兩層為商業(yè),上面住宅),緊靠一棟三層磚混建筑(無地下室),甲方要求布置地下室,這樣的基礎如何處理?請各位大蝦指教。。。
銀行辦公大樓內一級負荷采用市電和柴油發(fā)電機一主一備電源ATS供電,請問ATS雙電源轉換開關應該選用4P吧?可是金融建筑設計規(guī)范里要求,零線不能懸浮連接。那么4P雙電源轉換開關在切換的過程中零線會斷開,怎么解決這個矛盾?
隨著經濟的發(fā)展、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垃圾的排放量迅速增加。每年新增垃圾100億t。對垃圾泛濫成災的現(xiàn)實,世界各國的視線已不再僅僅停留在如何控制和消毀垃圾這一老問題上,而是采取積極的態(tài)度和有力的措施,著手科學地處理、利用垃圾,將垃圾列為維持經濟持續(xù)發(fā)展的“第二資源”,向垃圾要資源、要能源、要效益。 目前,我國歷年垃圾堆存量已達60億t,占用耕地5億m2。全國為660個,城市中有200個城市陷入垃圾包圍之中。以城市人口2.6億為例,如每人每年產生440 kg垃圾計算,年產生垃圾量為1.14億t。 20世紀50年代到60年代中期,是垃圾污染矛盾激化的年代。60年代中期以后,大體形成了填埋、焚化、堆肥等一系列處置方法。如在美國,垃圾用填埋法處理的占85%,焚化法處理的僅占10%。日本國土不大,填埋法處理的只占26.9%,而焚化法處理占的61%。瑞士也是以焚化法為主,占53%。西歐幾個國家以填埋法為主,并多為有控制的填埋法。20世紀70年代以來,日、美、英、法等國,由于受資源和能源危機的影響,對廢物采取了“資源化”的方針,垃圾、糞便的處理不斷向“資源
在建筑垃圾的處理和再利用方面,德國、日本和新加坡走在前列。在德國,人們對垃圾的認識是:一旦善加利用,垃圾也是資源;在日本,對“建設副產物”的分類多達20多種,按照類別科學處理;新加坡則注重制定綠色建筑的標準,從源頭上減少建筑垃圾的產生。德國:垃圾山變能源之丘
在當下綠色環(huán)保的發(fā)展理念下,綠水青山的建設越來越重要,而我們日常生活中廚余垃圾的處理也日漸成為一個備受關注的問題,廚余垃圾處理器因此也應運而生,那么該如何選擇廚余垃圾處理設備呢?
據不完全統(tǒng)計,在已知項目的工藝路線中,有厭氧消化工藝,好氧制肥工藝,飼料化工藝。
建筑垃圾處理未來發(fā)
為了加強本市建筑垃圾的管理,促進源頭減量減排和資源化利用,維護城市市容環(huán)境衛(wèi)生,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huán)境防治法》《上海市市容環(huán)境衛(wèi)生管理條例》和其他有關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市政府第76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上海市人民政府關于修改〈上海市建筑垃圾處理管理規(guī)定〉的決定》,目前, 《決定》已經正式公布,將于2025年3月15日起施行 。
錨固平臺防滲處理中,設計要求在粘土與防滲膜之間要有膨潤土,這個膨潤土有沒有其他材料可以代替而且我們這個地方找不到大量的粘土,要從外地運來費用很大。所以我就想問問有沒有其他的替代材料~
這里有沒有有做過、或者接觸過垃圾處理這一方面的哥們、姐們。包括前期的預處理、分選、回收等。請教了!
在建筑垃圾的處理和再利用方面,德國、日本和新加坡走在前列。在德國,人們對垃圾的認識是:一旦善加利用,垃圾也是資源;在日本,對“建設副產物”的分類多達20多種,按照類別科學處理;新加坡則注重制定綠色建筑的標準,從源頭上減少建筑垃圾的產生。德國:垃圾山變能源之丘 漢堡易北河畔有一座人工山,綠樹掩映之中,白色的風電葉片緩緩轉動。誰能想到,數(shù)十年前,這里是二戰(zhàn)轟炸建筑瓦礫的堆場,此后又被用于堆積工業(yè)廢料和城市垃圾。 從上世紀80年代起,政府用塑料防水膜覆蓋垃圾山,鋪上最厚3米的土層,種上植被。垃圾產生的沼氣則收集起來轉化為附近一家煉銅廠的部分用電來源。垃圾山成為漢堡的能源之丘,市民的景觀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