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美國底特律歷史悠久的拉斐特大廈拆遷完畢,取而代之的是這個擁有1720m2面積的城市花園。拉斐特綠地位于底特律商業(yè)區(qū),距離康普科緯迅(Compuware)全球總部兩個街區(qū),毗鄰底特律聯(lián)邦大樓與威斯汀凱迪拉克大酒店,是繁華街區(qū)一處奪目的美麗景象。拉斐特大廈的拆遷曾讓當?shù)鼐用癖陡惺?,但同時也給予他們憧憬未來的希望。通過公私多方的協(xié)力合作,拉斐特綠地面世了,從而使這塊空地得到有效的利用。
天堂般的城市---迪拜
項目信息:建筑設計:Aedes 事務所項目地址:保加利亞 索菲亞項目完成:2013年攝影:Aedes事務所 來自建筑師的描述:大樓UM位于從“圣內德里亞”教堂方向延伸而來的“Al.Stamboliiski”林蔭大道旁,處于索菲亞的最中心位置。沿著這條軸線,該塔樓是繼國家保
樓主單位所在城市要推廣城市管廊,現(xiàn)在領導要上這個 項目,但是之前這一塊完全是白紙啊 ,有沒有專業(yè)人士指導下制作外包預制構件應該怎么入手
本帖最后由 juchengly 于 2016-11-9 11:45 編輯 湘2015SZ103--1海綿城市
本帖最后由 juchengly 于 2016-11-9 14:14 編輯 湘2015SZ102-1城市管廊
1、管廊里帶電設備的等電位措施是否有成系統(tǒng)的解決方案能避免后期在支架槽鋼上焊接 2、架設電纜時會有那種像盒子一樣的橋架嗎,然后再放在成品支吊架上 3、給排水管需要成品支吊架架起來嗎或什么管需要什么管不需要,出于什么的考慮呢 3、燃氣管單獨放艙是否浪費空間了,或者說燃氣管能和什么管一起放 謝謝老師。
城市設計的內容和范圍非常廣泛,包含從整個城市的空間形態(tài)到局部的城市地段,如城市設計的內容和范圍非常廣泛,包含從整個城市的空間形態(tài)到局部的城市地段,如市中心、廣場、公園、街道、居住社區(qū)、建筑群乃至單幢建筑和城市細部景觀,特別是上述要素之間相互關聯(lián)的空間環(huán)境。通常將城市設計的對象范圍分為三個層次,即大尺度的區(qū)域——城市級城市設計、中尺度的分區(qū)級城市設計和小尺度的地段級城市設計。 區(qū)域——城市級的城市設計,城市與城市相互依存,城市與周邊地區(qū)更是密不可分。城市的成長是通過區(qū)域規(guī)劃來實現(xiàn)的,因此從區(qū)域背景下研究城市整體層面上的設計問題是十分必要的,這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講的總體規(guī)劃階段的城市設計。城市與城市相互依存,城市與周邊地區(qū)更是密不可分。城市的成長是通過區(qū)域規(guī)劃來實現(xiàn)的,因此從區(qū)域背景下研究城市整體層面上的設計問題是十分必要的,這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講的總體規(guī)劃階段的城市設計。
以下文章來源于一只建筑精 ,作者寬寬
收錄于話題 作者:王宏杰
自2015年海綿城市試點以來,全國共有30個城市展開試點,截至2016年第三季度,已有117.95平方公里達到海綿城市建設目標要求,試點城市完工項目數(shù)480個,在建項目數(shù)1052個,累計已完成投資額368.76億元。海綿城市是一個具有彈性的新城市規(guī)劃理念,那該如何使海綿城市更具“彈性”呢?網(wǎng)上看到的,覺得不錯就分享給大家啦! 突顯城市功能,鑄就城市生命線 彈性城市應運而生 ▼國際韌性城市聯(lián)盟指出將彈性城市定義為,城市系統(tǒng)能夠消化并吸收外界干擾和災害,并保持原有的特征、結構和關鍵功能的能力。同時將其分為技術彈性、組織彈性、社會彈性及經濟彈性。彈性城市建設具有以下三個特點:
規(guī)劃師不是“社會改革者”,更不是救世主,也許規(guī)劃師這種功利轉向無可厚非,甚至在某種程度上還有利于經濟社會發(fā)展;但如果城市設計的技術工作完全被政治利益言說所左右,完全推行市場化的平面創(chuàng)作模式和思想方法,或推銷商業(yè)主義的審美霸權(如所謂的“洋、新、大手筆、高科技”),城市設計的技術如何運用就很值得質疑。 “在政府與房地產資本這兩種決定性的權力已經確定了他們的追求和意圖以后,規(guī)劃設計師所能做到的,僅僅是盡可能地把技術細節(jié)處理得合理一些而已?!边@樣一種對當下中國現(xiàn)實的直觀判斷難免造成城市設計者的悲觀情緒,但即使是“把技術細節(jié)處理得合理一些”,也有“盡可能考慮公共利益和照顧弱勢群體利益”的技術倫理問題。 若“技術專家”甘于技術,只寄情于如何將空間關系如何處理得更具美感、方案更符合雇主的(利潤或政績)想象,而背離了專業(yè)者的人文精神品格、
“海綿城市”的一些相關術語雨水年徑流總量控制率 volume capture ratio of annual rainfall通過自然與人工強化的入滲、滯蓄等方式,控制的降雨徑流量與年降雨總量的比值。
相關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