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平時習慣用CAD,感覺在CAD建模后輸入到3DMAX里面進行渲染也比較方便,所以想進一步學習CAD三維建模,但有人說CAD建模渲染效果沒有3DMAX的好,想請各位師父指點迷津。
虛擬空間,為我們模擬現(xiàn)實提供了很方便的條件,空間環(huán)境的模擬,建筑效果圖的制作,三維動畫的創(chuàng)作,廣告的制作等等,都是三維軟件的應用。 三維建模,在網(wǎng)頁設計的應用,
1、什么是三維地質模型: 隨著計算機的飛速發(fā)展,三維地質建模技術越來越受到地學界的重視,并成為地質可視化技術的一個熱點。所謂三維地質建模就是運用計算機技術在三維環(huán)境下,將空間信息管理、地質解譯、空間分析和預測、地學統(tǒng)計、實體內(nèi)容分析以及圖形可視化等工具結合起來用于地質研究的一門新的技術。2、三維地質建模: 采用當今最先進的三角網(wǎng)建模技術,運用控制線和分區(qū)線聯(lián)合方法,對任意形態(tài)的物體都可以通過一系列的散點或剖面創(chuàng)建地質模型,如數(shù)字地形模型、礦體模型、夾石模型、區(qū)域地層模型、構造斷層和破碎帶模型、煤層模型、以及其他任意實體模型;而且支持實體模型之間、實體模型與表面模型之間的交、并、差等布爾運算。
首次用CAD做的三維古典六角亭模型,請高手們狠批!
AutoCAD 2004建筑和室內(nèi)三維建模設計技巧與范例超星格式的
Auto CAD 2004 UCS三維變換與三維建模作者:張渝生 | 轉自:深圳CAD在線 時間:2004年8月30日10:55摘要:三維建模的關鍵理論是UCS三維變換,UCS三維變換是AUTOCAD-2004教程的重點與難點,本文用三維建模的實例詳細解析了七種UCS的三維變換方法,收到較好的效果。關鍵詞:UCS;三維變換;三維建模;教學UCS三維變換教學是AUTOCAD-2004教材的重點和難點。學生從二維繪圖到三維繪圖要經(jīng)過建立三維空間概念的過程,三維坐標系的空間變換是這個學習過程的關鍵理論。 講解每一個實例的過程中,以明晰的操作步驟慢漫地引入UCS三維變換的概念。在學習實例的操作步驟中,加入三維建模的應用技巧,使學生對所學的概念能融會貫通。 用戶坐標系:UCS用戶坐標系 是一種可變動的坐標系統(tǒng)。大多數(shù)CAD的編輯命令取決于 UCS 的位置和方向。UCS 命令設置用戶坐標系在三維空間中的X,Y,Z三個方向,它還定義了二維對象的拉伸方向。CAD共有七種方法定義新坐標系。 1. X軸旋轉90度確定U
大家學一下!謝謝!
好東東,希望對大家有所幫組
PKPM 中 鋼結構三維建模中 墻梁、檁條、隅撐....的自重軟件自身考慮了沒? 如果考慮了 在哪塊可以找到這部分荷載? 如果沒有考慮怎么做可以考慮門架傳到基礎上的這部分荷載?大手指點一下、謝謝!
本帖最后由 musfare 于 2014-10-10 18:08 編輯 求助?。?!新人剛接觸廣廈,建模不像pkpm能簡單的顯示三維模型,我建好模后各層的柱位置都對不上:( 要怎么操作才能正確呢???虛心求教另外PS:想問下廣廈會自動計算樓板重量嗎?板的恒荷載是直接輸抹灰等恒荷載還是要按板的混凝土容重×板厚來輸入?
花瓶式橋段,三維建模,相關數(shù)據(jù)如下圖:本人建模式只做到下面的效果
STS軟件門式剛架設計,可以采用三維建模,然后形成PK文件,進入二維分析?,F(xiàn)有以下問題希望有高手指點:1.門式剛架縱向在柱頂、屋脊如果沒有梁連接,而是通過剛性檁條或系桿連接,應該布置虛梁,主要用于劃分房間和荷載導算。—————— A 請問:虛梁如何布置? 在布置支撐體系時一般是通過斜桿布置來實現(xiàn),卻沒有發(fā)現(xiàn)虛梁。2.在樓層組裝中設計參數(shù)一項中的風荷載信息:修正后的基本風壓(KN/M)———— B 請問:基本風壓的單位應該是KN/M2,修正后的基本風壓是否乘了柱距呢?那么又該如何輸入呢?3.在軸線輸入的時候,梁上的節(jié)點就是梁上的分段點,但是跨度方向的軸線一般是按抗風柱的柱距來劃分的,這樣的話形成梁的分段點不正確。當平移復制軸線后,又形不成網(wǎng)點(即梁的分段點)——————C 請問怎樣來形成抗風柱和梁分段的網(wǎng)點?4.若有STS的最新的演示文件,請告之或上傳,將感激不盡!
今天建模發(fā)現(xiàn)了一個問題,因為是初學者,所以問題顯得很復雜,希望得到高手解答!我建了一個索頭模型,在用布爾運算將兩個實體合并的時候,跳出一個錯誤對話框,內(nèi)容如圖。我知道應該是倒角的問題,但是那個BTOL命令我從未用過,所以不敢輕易使用,希望哪位高手幫忙看看問題到底是出在哪,并幫忙解釋一下BTOL命令的使用細節(jié)和注意事項等等。
我要做一個管道,因為第一次所以不太清楚,現(xiàn)在我做的是將管道的模型做成實圓柱體,流體進入,我就在圓柱體的左邊的面上施加VELOCITY,VX=50.右邊的面上施加VOF,PRESSURE=0.因為便于分析,我只取了圓柱面的1/4,請問我上面的步驟對否?而且我剖開的兩個直角面VELOCITY,怎么施加速度?大小還是VX=50嗎?補充一下,我在圓柱的外表面施加的VELOCITY,各項速度都為0, 現(xiàn)在關鍵是在剖開后的那兩個直角面速度的施加,請高手一定幫忙解答一下,謝謝!
我在門式剛架建模中遇到這樣的問題,兩跨門式剛架,檐口標高不一樣,一個是4.5m,一個是7m,按理說應該有兩個標準層,可是在屋面墻面交互布置中只有一個標準層,層序自動把7m處檐口和4.5m處檐口連在一起了,實在搞不懂是怎么回事。另外在立面編輯中我設置了抗風柱,可生成的剛架施工圖中卻沒有抗風柱。這兩個問題請高手指教,十分感謝~~~~
3D3S10 門鋼三維建模 在快速設計菜單設計時出現(xiàn)如下圖所示222后停止 點確定后可以繼續(xù)設計直至結束 請教為什么
想問下,我在實際操作sap2000 14中發(fā)現(xiàn)在新建時選擇建模模式導致結果不一樣。同樣材質,截面,荷載,長度的一根桿件,如果新建時選擇“梁”和選擇“三維建?!保ㄗ⒁馐秦Q向的桿件,不是橫向的桿件)。結果是兩個模式下桿件的撓度不一樣,三維建模的情況下要小,請問這是為什么?各位可以試驗,就是一根單跨3m的6.3槽鋼,兩端點處鉸接,在強軸方向加個1.5N/m的均布荷載,然后查看只在風荷載下的荷載。
看了3dmax 鋼筋放樣的貼子,覺得用CAD畫的效果可能更好,本想畫個完整節(jié)點大樣比較一下,實在沒有時間認真畫下去,畫了一半就放下了,拿出出來貼一下,3dmax是巾幗,則CAD就是須眉,可以看出CAD畫出的來更雄渾
地質體三維建模及滑坡分析.r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