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剛做結構設計不久,現(xiàn)在正在做一個底部一層框架抗震墻結構的房屋,有一個問題想請各位前輩,同仁們幫忙指點下,這里先謝過了。下面是我這個工程的簡單介紹:底部一層框架抗震墻結構,地上六層,底部一層框架層高3.9米,其余層層高3.0米,室內外高差0.1米。二層以上住宅戶型是一個有0.3米高的錯層。我的疑問就是在這個錯層部位的處理上,最開始我考慮將錯層高出部分梁頂標高升高0.3米,一框架梁連接錯層處板,我認為這樣還可以勉強認為框架樓板是連續(xù)的,符合底部剪力法計算原理,但是公司經(jīng)理不讓那樣處理,理由是那樣錯層兩梁交接處主梁需要做很高的,不經(jīng)濟,他的意見是將所有框架梁按平層建模(梁頂標高均為3.85米),錯層處板下做圈梁,據(jù)他說有一本結構設計措施處理什么的書上有這樣的做法,但是我一直,沒有找到這樣的條文說明,并且我個人以為框架梁按平層做,而錯層處板高出0.3米后板下做圈梁的做法并不符合規(guī)范規(guī)定的要求框架部分板連續(xù)的計算假定。還請各位前輩,同仁們給予指點,這個錯層處該怎樣處理才是最好的:)[
我們公司現(xiàn)在在做一個別墅小區(qū),現(xiàn)在已經(jīng)施工到綠化鋪草皮階段,由于種種原因,有個別別墅的室外地坪要比室內地坪高出很多? 請問各位高手用什么方案做起來及經(jīng)濟又可解決墻體滲水問題?
圖紙中柱砼標號為C30,梁板砼標號為C20,在澆搗梁板砼時柱在梁板交接位置砼也按梁板砼C20澆搗,不可能另外采用柱砼標號C30澆搗,這與圖紙不一致,不知其他地方是采用何種方法處理。
墻體的裂縫和滲漏嚴重影響房屋的使用和房屋的裝飾效果,給人們的生活造成不便,如何預防以及處理工民建工程墻體的裂縫和滲漏問題,提高工程的質量? 一、設計上的失誤 在設計墻體面磚時,沒有設計層縫,使得面磚因溫差原因而脫落;為了追求墻體的立面效果,把墻體面磚設計成了細縫拼接, 密封材料無法很好地嵌入其中,從而導致裂縫和滲漏;墻體根部沒有設計高混凝土止水臺、墻體雨落管的設計位置不恰當、設計了過多的墻體預留孔等等, 都很容易導致滲漏。
幾個特殊結構部位的處理
最近做一個排架,混凝土柱鋼屋架,層高12m,10t吊車!外包墻! 對于墻體的處理我是加了三道圈梁,構造柱間距4m一個!但是有人說我的墻體太高了,應該在中間位置加一道框架大梁,把墻體分成兩段。這樣上部的墻體荷載就傳到排架柱上去了! 請問這兩種做法哪個好些?第二種方法有沒有實踐經(jīng)驗?
一、原因 地基不均勻沉降
本人最近在做湖北荊州一個辦公樓設計,湖北有一個節(jié)能設計審查備案登記表,里頭有一個其余部位說明,其中有外墻屋面熱橋部位是否采取了技術措施,現(xiàn)有以下疑問,請朋友們特別是湖北地區(qū)的朋友幫忙解答,在下感激不盡:我是采用外保溫(玻化微珠保溫砂漿)設計,我理解外墻熱橋部位指的是雨篷、空調板等,屋面熱橋部位指的是女兒墻部位,在夏熱冬冷地區(qū)不知這些部位能否不做技術處理,看中里頭南標10ZJ105里頭雨篷板、空調板也有不做保溫的大樣(第31、32頁),女兒墻有做保溫處理(是采用20厚抹灰型的保溫砂漿,與保溫隔熱型的傳熱系數(shù)不一樣),見圖集30頁,不知這些熱橋部位可以不做保溫處理。請有知道的朋友或者湖北設計院的朋友說一下,謝謝。
一座4層的磚混結構的房子,是民房,采用條石條基,吃力層大概是細沙,由于基礎沉降的不均勻,整體向東傾斜,且最西側的橫墻開裂嚴重,各層圈梁底下大概有一道3~5厘米的裂縫,三分之二層高處有一道2~3厘米的裂縫,基本貫通橫墻;縱墻也有局部開裂,僅東側橫墻無開裂。初步判斷為由于不均勻沉降引起拉裂,而且裂縫還在發(fā)展。請大家來說說這個情況應如何處理,或者分析下是什么原因導致的。謝謝了。。。
一工廠倉庫,在夏天8-9月份施工,砌筑墻體厚抹灰、粉刷。施工完成后,立即進入15度恒溫狀態(tài),在第二年3月份墻體產(chǎn)生豎向通縫。請問產(chǎn)生通縫的原因是什么?是不是溫差裂縫,墻體開裂?處理措施:裂縫兩邊各鑿開150mm,掛網(wǎng),抹灰(白乳膠拌外墻膩子),粉刷面層 或者在裂縫位置開V型槽,填充白乳膠拌外墻膩子,然后貼牛皮紙,抹灰、粉刷面層?以上兩種方案是否可行?裂縫產(chǎn)生的原因是否如上所說?請各位大人給予解答,謝謝
在高層中很多時候做地下室時,總工總讓我把伸縮縫處的墻體做成厚墻,但有時墻體厚度會達到680,我查了些資料未果,我個人認為,就是地下室橫墻做縫,縱墻拉通,然后伸縮縫用粗砂填實,也應該說的過去吧,請高手賜教。
墻體出現(xiàn)裂縫后,不要馬上急于處理,應觀察一段時間,待裂縫的開展基本穩(wěn)定后,再進行處理。新建房屋的地基在2-5年內才會逐漸穩(wěn)定,修補好裂縫后,這其間墻體還是有可能會由于地基下沉而開裂,對此您也不必過于擔心。如果裂縫對房屋整體美觀影響不大,第一次修補后可隔久一點再修補。 裂縫的開展基本穩(wěn)定后,再檢查出現(xiàn)裂縫的地方有無空鼓,如有空鼓應將空鼓全部清除,再抹灰,抹灰前應將墻體濕潤,刷一遍膠漿再抹灰。如沒有空鼓,可將裂縫鑿成“V “字型,先刷一遍膠漿,再用干
剛貸款買了套高層公寓,該建筑為框剪結構,我想咨詢各位行家,其中的填充墻(如門洞兩邊的)能否拆除?或框剪結構哪些部位墻體可以拆除?我認為圖上實心黑線墻體是剪力墻,空心線墻體為磚砌墻,凡是磚砌墻都可拆除,對不對? 我主要想把相隔的兩間房子和一部分過道打通為一間,這里頭涉及拆除幾米長的墻體和2個門洞,我看都不是黑色標注的墻,但又不敢亂拆,特來咨詢,謝謝!
本帖最后由 益恒興墻體磚家 于 2015-4-2 15:10 編輯 房屋墻體裂逢的出現(xiàn),不僅影響房屋的美觀,還會影響房屋的結構承載力,甚至有房屋倒塌的危險,直接關系到人的安全。今天由益恒興的小編來給大家分析幾種常見的墻體裂縫原因及修補辦法。 一、墻體中常見的裂縫 1) 溫度性裂逢 這種裂逢形成原因是在不同材料的交接處,如:圈梁和磚砌體交接處的水平裂縫等。一般材料都有熱脹冷縮的性能,房屋結構由于周圍溫度變化引起變形,不同材料的膨脹系數(shù)不一樣,容易導至產(chǎn)生溫度性的裂逢。 2) 地基不均勻沉降,引起的裂逢 房屋在建成后,地基一般都會下沉。如果地基沉降不均勻,沉降大的部位與沉降小的部位發(fā)生相對位移,在墻體中產(chǎn)生剪力和拉力,當這種附加內
好好的白墻,無端長出難看的霉點,怎么看都不順眼。擦完沒多久,頑固霉菌過幾天就長,而且會越來越大,太頭疼了。這幾天專門請教了濟南裝修老師傅這個問題,終于得到答案,忍不住分享給大家。
衛(wèi)生間作為家中用水最為頻繁的區(qū)域,其防水問題至關重要。而陰角部位,也就是墻面與地面、墻面與墻面相交形成的內角,由于長期受到水的侵蝕,以及熱脹冷縮等因素影響,成為了漏水的高發(fā)地帶。衛(wèi)生間陰角漏水不僅會損壞裝修,還可能引發(fā)鄰里糾紛,因此及時處理十分關鍵。接下來,我們就深入探討一下衛(wèi)生間陰角部位漏水的處理方法。 一、探尋漏水根源 在著手處理漏水問題之前,精準找出漏水原因是關鍵。衛(wèi)生間陰角漏水通常由以下幾方面因素導致: 防水層破損:衛(wèi)生間在長期使用過程中,頻繁的干濕交替、水流沖擊,或是裝修時防水層施工工藝不達標,如防水層厚度不足、涂刷不均勻、未進行加強處理等,都可能致使陰角處的防水層出現(xiàn)裂縫、孔洞,進而引發(fā)漏水。 管道問題:衛(wèi)生間內的給排水管道眾多,若管道接口密封不嚴,或是管道因老化、外力擠壓等出現(xiàn)破裂,水就會順著管道外壁滲透至陰角部位,造成漏水現(xiàn)象。尤其是一些暗埋管道,維修難度較大。 建筑結構問題:房屋
在日常生活中,門檻部位漏水是一個較為常見且棘手的問題。它不僅可能損壞門檻周邊的裝修材料,如木地板變形、門套腐爛,還可能滲透到樓下,引發(fā)鄰里糾紛。因此,及時有效地處理門檻部位漏水至關重要。接下來,我們深入探討這一問題的處理辦法。 一、查找漏水原因 防水施工缺陷:在房屋裝修時,若門檻處的防水處理不到位,比如防水涂層涂刷不均勻、厚度不足,或者在墻角、管道 等關鍵位未進行加強處理,就容易在后期使用中出現(xiàn)漏水情況。尤其是衛(wèi)生間、廚房等經(jīng)常接觸水的區(qū)域門檻,防水施工質量不過關是導致漏水的常見原因。部門檻石安裝不當:門檻石的安裝工藝對防水效果影響很大。如果門檻石與地面、墻面之間的縫隙未填充密實,或者使用的填縫材料防水性能差,水就會順著這些縫隙滲透到門檻下方。此外,門檻石的坡度設置不合理,導致水流不能順利排出,也會增加漏水風險。例如,門檻石內側比外側高,水就容易積聚在室內一側,進而滲漏。 管道破裂或滲漏:門檻附近的水管出現(xiàn)破裂、
請問各位,室內線路哪些部位需要搪錫處理,我看了規(guī)范,是說配電箱中的線和吊燈用的花線要進行搪錫處理,不知道還有哪些位置需要,請高手賜教。
關于底框構造問題,抗規(guī)7.5.5第4條: 抗震墻的邊緣構件可按本規(guī)范第6.4節(jié)關于一般部位的規(guī)定設置。翻看了一下抗規(guī)第6.4節(jié),其中6.4.6條第1項: 抗震墻結構,一、二級抗震墻底部加強部位及相鄰的上一層應按本章第6.4.7條設置約束邊緣構件,但墻肢底截面在重力荷載代表值作用下的軸壓比小于表6.4.6的規(guī)定值時可按本章第6.4.8條設置構造邊緣構件。一般,底框墻肢軸壓比很小,能滿足一級小于0.1,二級小于0.2,抗規(guī)7.5.5第4條的“按一般部位的規(guī)定設置邊緣構件”,是否就指因為這個原因,底框邊緣構件可按非加強區(qū)設置構造邊緣構件即可,或者說,底框的底部沒有加強區(qū)一說?另外,在實際操作中,從pkpm08版QITI模塊發(fā)現(xiàn),加強區(qū)的設置已變灰,不需要用戶干預;但運行JLQ模塊,它仍然按約束邊緣構件處理,沒管軸壓比的大小。
墻體熱橋部位處理
墻體熱橋部位處理專題,為您提供墻體熱橋部位處理相關的專業(yè)交流帖進行參與,歡迎您參與墻體熱橋部位處理 相關的專業(yè)交流討論,更多墻體熱橋部位處理相關內容請訪問
土木在線論壇相關帖子
分享用戶量
下載熱度
相關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