澆筑豎向結構混凝土時,如澆筑高度超過3m時,應采用串筒、導管、溜槽或在模板側面開門子洞(生口)。
水泥、砂、石及外加劑等經(jīng)檢查符合有關標準要求,試驗室已下達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單
澆筑豎向結構混凝土時,如澆筑高度超過3m時,應采用串筒、導管、溜槽或在模板側面開門子洞(生口)。
外加劑: 根據(jù)施工組織設計要求,確定是否采用外加劑。外加劑必須經(jīng)試驗合格后,方可在工程上使用
鋼筋加工場加工機械布局應滿足安全生產(chǎn)、方便操作等要求,符合消防部門的規(guī)定;加工機械應置于堅實的地基基礎上,防護裝置應齊全有效,電氣接線應符合施工用電安全技術交底具體要求;室外設置應設機棚
材料及主要機具: (1)水泥:宜用325號硅酸鹽水泥、普通硅酸鹽水泥和礦渣硅酸鹽水泥。 (2)砂:中砂或粗砂,含泥量不大于5%。 (3)石子:卵石或碎石,粒徑為0?5~3?2cm,含泥量不大于2%。 (4)混凝土攪拌機、磅秤、手推車或翻斗車
(1)基層處理:把粘結在混凝土基層上的浮漿、松動混凝土、砂漿等用鏨子剔掉,用鋼絲刷刷掉水泥漿皮,然后用掃帚掃凈。 (2)找標高彈水平控制線:根據(jù)墻上的+50cm水平標高線,往下量測出墊層標高,有條件時可彈在四墻上。 (3)混凝土攪拌
在不同強度等級的混凝土同時澆筑時,應在分界處加設鋼絲網(wǎng)片(雙層),以防止低強度混凝土與高強度混凝土混合。
作業(yè)條件: (1) 完成室外及房心回填土,安裝好溝蓋板。 (2) 辦完地基、基礎工程隱檢手續(xù)。 (3) 按標高抹好水泥砂漿防潮層。 (4) 彈好軸線墻身線,根據(jù)進場磚的實際規(guī)格尺寸,彈出門窗口位置線,經(jīng)驗線符合設計要求,辦完預檢手續(xù)。 (5
交底內(nèi)容: 在澆筑墻、柱豎向構件砼前,先將施工縫清洗干凈,新舊砼接槎處鑿成毛面,并澆筑同配比砂漿30--50mm厚。泵送砼時,泵口出料不允許直接沖擊已成型鋼筋。墻、柱采取分層澆筑,分層振搗,豎向每600mm為一層。
澆筑砼前,應對模板、支架、鋼筋預埋件等進行仔細地檢查,并作自檢與工序交接記錄。鋼筋上的泥土、油污、模板內(nèi)的垃圾、雜物應清除干凈,木模板應澆水濕潤,縫隙應封堵,基坑積水應排除干凈。
1.1技術準備 1.1.1根據(jù)工程設計圖紙要求,界定結構混凝土施工部位的強度等級,并依據(jù)設計對工程所使用的技術要求向攪拌班組進行了技術交底,對于本工程混凝土強度為C10、C15、C20、C25、C30共五個強度等級。 1.1.2根據(jù)圖紙設計
本技術交底使用范圍為李渡生態(tài)工業(yè)園楊雀嶺至鶴鳳灘碼頭連接道路工程及雨污水管網(wǎng)項目邊坡及擋護結構工程,邊坡為錨桿擋墻、錨噴支護,錨桿擋墻豎向高度8.0米施工一段,采用逆作法施工,確保邊坡的穩(wěn)定。
二. 施工方法 1)型材門窗 1、安裝同一墻面相鄰的門窗時,拉水平通線找平齊,使安裝好的門窗左右通平,標高統(tǒng)一。 2、安裝五金配件前,檢查門窗是否安裝牢固,開啟是否靈活,關閉是否嚴密。如有問題,調(diào)整后方可安裝。 3、安裝五金配件時,注意各類
無井架液壓滑模法施工程序為:場地整平+測量定位、放線→基坑開挖→基礎及防水層施工→土方回填→煙道口以下筒身現(xiàn)澆施工→滑模裝置安裝→筒身施工→內(nèi)襯砌筑→附屬設施安裝→滑模裝置拆除→土建收尾、竣工驗收。
基礎施工方法與“11.1煙囪工程”一節(jié)相同。只有當群倉筏板長度很長(40m以上)時,應考慮在中部適當部位留設貫通的后澆縫帶,以避免出現(xiàn)溫度收縮裂縫,且便于進行施工分段流水作業(yè);對厚度1.0m以上的筏形基礎,應考慮采取降低水泥水化熱和混凝土澆
交底內(nèi)容: 一、編制依據(jù) 1、本工程施工藍圖及圖紙會審記錄。 2、國家現(xiàn)行有關技術標準、圖集、施工驗收規(guī)范,工程檢驗及評定標準; 《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tǒng)一標準(GB50300-2013)》, 《砌體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GB50203
交底內(nèi)容: 一.施工準備: 1.主要機械設備:推土機、挖掘機、裝載機、平地 機、壓路機、灑水車、自卸汽車等。 2.作業(yè)條件:(1)路基中線、導線復測,放出各設計斷 面邊樁,測量和繪制橫斷面,并校核路基設計工程量。 (2)根據(jù)挖、填方及路線的
墻柱模:彈墻模位置線時每次兩端要外延500mm,并在墻定位線外200mm再彈一道模板檢查控制線。
開關結線:同一場所的開關切斷位置應一致,且操作靈活,接點接觸可靠。電器,燈具的相線應經(jīng)開關控制。
基坑開挖范圍內(nèi)的所有軸線和水準點都要引出施工活動區(qū)域以外并加以保護。所有的測量線點經(jīng)核實后,應落實專人對其進行定期檢查復核,以確保紅線的準確性。
根據(jù)導線控制點及承臺設計尺寸,在原地面上測放出承臺四周邊樁,并采用白灰標識,同時測出原地面高程,算出承臺底至原地面的高差。承臺開挖放坡,根據(jù)施工范圍內(nèi)的土層情況,開挖邊坡按照規(guī)范(建筑邊坡規(guī)范(GB 50330—2002))的要求結合現(xiàn)場土
砌塊就位與校正:砌塊砌筑前應把表面浮塵和雜物清理干凈,砌塊就位應先遠后近,先下后上,先外后內(nèi),應從轉角處或定位砌塊處開始,吊砌一皮校正一皮。
車子運輸磚、石、砂漿等材料時應注意穩(wěn)定,不得猛跑,前后車距離應不少于2m;坡度行車,兩車距離應不少于10m。禁止并行或超車。所載材料不許超出車廂之上。
一. 施工準備: 1. 水泥采用32.5R以上硅酸鹽普通水泥。 2. 砂子采用平均粒徑0.35-0.5mm,砂的顆粒要求堅硬、潔凈、過篩; 3. 采用抹灰砂漿添加劑施工。
在不同強度等級的混凝土同時澆筑時,應在分界處加設鋼絲網(wǎng)片(雙層),以防止低強度混凝土與高強度混凝土混合。
施工地區(qū)的地質勘探資料,查明該地區(qū)的土層分布和各土層的物理力學特性,以便確定土層錨桿的布置和選擇鉆孔方法
攪拌機、運輸車、料斗、串筒、振動器等機具設備按需要準備充分,并考慮發(fā)生故障時的修理時間。必要時,應準備備用的振動器。所用的機具均應在澆筑前進行檢查和試運轉,同時配備專職技工,隨時檢修。澆筑前,必須核實一次澆筑完畢或澆筑至某施工縫前的工程材料
生化池一座(兩個),平面尺寸(長)140.8×(寬)160.7×高7m。結構設計為半地下式鋼筋混凝土剪力墻構筑物,底板為筏板基礎,厚度為550mm和900mm;主要池墻厚度分別為700mm、300mm,其余詳見施工圖。
根據(jù)工程設計圖紙及施工驗收規(guī)范要求,結合施工現(xiàn)場實際情況和施工班組實際技術水平,進行施工技術交底。
大里程端頭井墻、柱模板支撐架與梁板模板支撐架采用縱橫水平連接桿、斜撐連接構成一個整體,使其形成一個不可變體,墻、柱模板加固與支撐架(頂撐、柱箍)可靠連接以防止模板上下移動。梁板下立桿沿梁跨度方向設置掃地桿、縱橫向水平桿及水平、垂直剪力撐,保
1、材料:室內(nèi)地坪以下墻體、陽臺磚砌攔河以及天面女兒墻砌體均采用 MU15普通磚,DM M10-GB/T25181-2010砌筑;室內(nèi)地坪以上墻體采用A5.0加氣砼砌塊,DM M5-GB/T25181-2010砌筑;塊干容重≤7.5kN/m
本工程16#辦公配套樓為四層框架結構。9~12#分揀倉庫為豎向框排架結構體系。13~15#自動高架庫兩側為豎向混凝土框排架結構體系。腳手架本著滿足土建結構、裝修施工及安全維護的原則進行設計。本工程采用扣件式鋼管腳手架進行搭設,配套辦公樓、各
鋼筋進場時對原材料的材質證明、合格證、復試報告嚴格把關。按國家標準《鋼筋混凝土用熱扎帶肋鋼筋》等的規(guī)定按爐罐(批)號及直徑分批進行復試檢驗。特別注意的是結構縱向鋼筋應保證(一級抗震):鋼筋的抗拉強度實測值與屈服強度實測值的比值不應小于1.2
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技術交底
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技術交底專題,為您提供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技術交底相關的文檔資料分享,您可以下載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技術交底相關文檔進行學習參考,更多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技術交底相關內(nèi)容請訪問
土木在線資料庫相關圖紙
分享用戶量
下載熱度
相關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