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5m跨度的地下室外墻,中間3.05m跨度(升至地下室頂板高度),比兩側3.1跨度(只升至夾層標高)高了850mm,計算時沒有考慮這高差,全部以較低的外墻配筋。施工完成,室外部分填土后外墻出線了豎向裂縫,核算發(fā)現(xiàn)3.05跨度的擋墻計算配筋不夠,而且差了不少?,F(xiàn)在應該如何補救?
在墻體結構平面圖中,墻體沒有標注是什么配筋,也沒說是什么墻,,我們假設他是Q1(200mm),但是他給了一個墻體配筋表(Q1),配筋為(水平分布筋為C8@150.垂直分布筋為C8@150.拉筋為A6@450),但圖紙的右下角又標示了這么一句話(未注明砼墻配筋為C8@200,雙層雙向,墻體拉結筋為A6@600)。各位老大,你們認為這個Q1該如何配筋呢?
64位配筋助手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比如SATWE結果里柱子一側寫34,一側寫26,角筋寫2.0,34那側我配6C28鋼筋,26那側我配5C28鋼筋,這樣的話角筋就是4C28了。但是問題來了,根據(jù)SATWE說明里的柱全截面的配筋面積為:As=2*(Asx+Asy) - 4*As_corner。原先是As=2*(34+26)-4*2=112,我配的是As=2*(36.95+30.79)-4*6.158=110.8。這樣算的話,我每側配的面積比SATWE結果大,但是扣去角筋的重復利用,我實際的全截面配筋面積比SATWE結果小,這樣可不可以?我想問的是,根據(jù)SATWE結果配筋,要不要考慮全截面配筋面積比SATWE結果大,有人說按兩側配,角筋可以重復利用,不用滿足那個公式,也有人說要手配的結果要比公式算出的大。我現(xiàn)在暈死了,請問到底怎么配?
圖紙簡介: 16m扶壁式擋墻完整圖紙,包含擋墻尺寸及配筋表,擋墻基礎平面圖,設計說明,化裝間柱配筋平面布置圖,現(xiàn)澆板溫度收縮鋼筋大樣。 投稿網(wǎng)友: jinzhulaodou 上傳時間: 2014-05-19
請教大家個問題,框架結構的地下車庫,擋土外墻同框架一同建模計算,框架采用獨立基礎,擋土墻采用條形基礎,傳導到JCCAD中的擋墻條基上的荷載是否考慮了土體傳給墻體的荷載,也就是說是否可以直接用JCCAD中讀取的荷載設計擋墻條基?
求教各位,做設計的時候,老師要求把屋面支座配筋通常布置,但是由于施工圖已經(jīng)畫好了,所以不太想改。所以想求教大蝦們屋面支座配筋是出于什么樣的考慮?可以通過另外布置溫度鋼筋來避免嗎?溫度鋼筋的布置應該怎么考慮?謝謝各位~
剛設計了一個5層單跨帶懸挑3200的賓館,基礎采用條基與部分筏板基礎的形式。筏板400厚配筋雙層雙向14間距200,條形基礎底板h1=250,h2=50.梁寬600x1000,板寬1500.配14間距250.請高手指點一下我條基的底板配筋間距有無問題。規(guī)范上筏板基礎鋼筋間距不大于200,但條基是否有此要求?在哪本規(guī)范第幾條查到?
各位好,我在一設計院實習,由于剛接觸不久,在剛做完擴初的時候我想順帶做下施工圖現(xiàn)在發(fā)現(xiàn)一個問題,不知應如何解決由于不會插圖,情況描述下:我準備手配鋼筋,然后有SATWE上的某梁的計算配筋為8-4-4,但是我又看了下“墻梁柱施工圖”中的“梁平法”里面的配筋面積,發(fā)現(xiàn)該段梁顯示的計算面積是791-664-359,(其余樓層相同梁也有這種問題)這樣一來跨中的配筋應該是不一樣的,這樣的話我應該按哪種面積來配?另外,由pkpm自動生成的配筋是把這段中跨跟右跨配成了3根18,(一般是不提倡自動生成的,這點我在論壇上我也看到過,但這樣配是不是pkpm自己的問題,還是說有相關依據(jù))謝謝各位解答...
怎么根據(jù)配筋反算出荷載?現(xiàn)在要在第四層樓板下吊裝800公斤的儀器,不知道板的承載力,怎么反算???算出來的是均布荷載還是集中荷載還是彎矩?如果是均布荷載,對于這個吊裝有參考意義嗎?有沒有這樣的軟件?樓是92年建的。求大神詳細指導
根據(jù)筏板計算結果配筋時,計算結果中 (X向下筋 xADy Y向下筋),如果X向下筋大,那么該局部板格附加筋應該是平行于X向布置呢還是垂直X向布置呢?[ 本帖最后由 wangzhia110 于 2012-8-28 10:42 編輯 ]
大家?guī)兔匆幌逻@個混凝土斜撐應該怎么配筋。。謝謝。這個計算結果什么意思我也不敢確定
四級框架,頂筋梁端和通長不一樣
柱墩的尺寸和配筋怎么確定呢?
文/劉孝國 1 配筋結果嚴重超限? 如下圖1 所示這樣一個工程,計算完畢之后發(fā)現(xiàn)第三自然層某幾根梁的配筋嚴重超限,其他部位的梁柱構件均沒有超限信息。配筋結果嚴重超限的幾根梁的位置如圖2所示。 圖1 模型三維圖 圖2 配筋超筋的幾根梁位置
1)11G圖集中未對梯板負筋面積進行說明(03G有),在梯板計算時應該如何按構造配負筋?(這個問題在11年的一個帖子上見過,未給出明確回答) 2)關于撓度的計算,是否需要考慮受壓區(qū)鋼筋來計算長期剛度?或者說在哪種情況下需考慮受壓鋼筋?(TSSD按單筋配筋,未考慮受壓區(qū)鋼筋) 3)如何考慮踏步對撓度的影響?具體來說,比如tssd中“考慮踏步對梯板撓度影響 系數(shù)”應如何取值? 4)如何考慮支座嵌固作用對彎矩的影響? 當跨度較大時,撓度比較難于滿足要求,通過增大板厚和配筋確實可以,但是這是個不經(jīng)濟的笨辦法(個人拙見),而且很有可能是計算參數(shù)或者方法本身就存在問題。本人設計新手,望前輩不吝賜教?。?!
問題補充:我按照圖集上面說的配筋后出現(xiàn)了一個問題,配筋本應該是橫向的變成了縱向的,縱向的變成了橫向的。這是為什么?問題就是按照這個做的,結果做好了就變,這是為什么?或者說,該怎么做才對。圖片顯示是圖集101G-3
請看一下附件圖
在PK說明書中剛度合適的的墻柱配筋是構造配筋,請問各位這構造配筋一般多大,截面為300X300,350X350,400X400,450X450,500X500,550X550,600X600,65X650,700X700,750X750,800X800,900X900,1000X1000,的截面構造配筋是?先謝各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