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層體育館,一層6米,二三層均為4.5米,二層為籃球場,故大部分空間需要抽住而形成38.1米x43.7米的大空間,造成三層大開洞,樓板偏于一側,該部分樓板需要加厚并雙層配筋嗎?三層平面見附圖,請教各位,三層樓面剩下未開洞部分的樓板如何加強?另外在籃球場上空的屋面采用什么結構比較經濟合理?這么大的跨度可以做預應力梁嗎?小弟先謝謝了
歸納總結了一些工程的含鋼量,純粹是個人經驗,希望大家共同討論
圖紙簡介: 這是某地混凝土柱鋼屋面結構施工圖(局部夾層)。包含:基礎平面布置圖、基礎詳圖、柱配筋圖、排架柱平面布置圖、梁配筋圖、吊車梁平面布置圖及吊車梁詳圖、現(xiàn)澆板結構平面圖、支撐詳圖、鋼屋頂結構平面圖、鋼梁詳圖及節(jié)點詳圖、連廊柱腳平面布置圖、連廊屋頂平面布置圖、框架結構立面布置圖、連廊2一層結構平面布置圖及節(jié)點詳圖、樓梯圖等。補充說明:該工程采用預應力混凝土方樁,規(guī)格250X250,樓板混凝土:C25 ;保護層厚度:15mm.鋼承板型號為YX-75-230-690(I)-0.8,圖中現(xiàn)澆板厚為100。
我很想了解,如果混凝土結構不加鋼筋,而是用其它方式,如何建造有一定抗震性能的建筑(比如7度區(qū))。目前我所了解的是纖維混凝土有這個可能性。望結構及材料有研究的高人能提高見。
世界城市的發(fā)展已有5千多年,在今天的發(fā)達國家中,城市化的程度大多在70%-80%以上。據(jù)聯(lián)合國人居中心預測,到2050年,世界城市化水平將達到61%,21世紀將成為真正的城市化世紀。
一個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層高七米,甲方要在中間加一層鋼結構。。本來是很簡單的事兒。但是框架柱居然是圓形的,直徑700,這埋件怎么打啊。。弧形的。。
圖紙簡介: 這是某地混凝土框架建筑內后增加鋼結構夾層施工圖。包含:鋼結構設計說明、結構布置圖、鋼梁與混凝土梁連接大樣、鋼梁與混凝土柱連接大樣、樓承板布置圖、主次梁連接大樣等。補充說明:混凝土框架建筑內后增加夾層,鋼結構圖紙焊接點比較詳細。 投稿網友: feng0127jun
沒辦法,發(fā)了帖子沒人氣只好取這么個題目,大家別怪我。。。1. 鋼筋畫法 板支座處負筋按規(guī)范宜伸出支座大于四分之一短跨長度,比如說我要畫伸出支座650的鋼筋,在TSSD中該怎么精確畫出650來呢?2. 井字梁 房間跨度為7200*7200,擬用兩根200*500的次梁成十字形交叉井字梁布置,請問合不合適?同事說井字梁只在大跨度時候為降低梁高才考慮使用,請問這種說法對不對?還有,像類似我說的這種7.2*7.2的房間,用哪種梁布置比較好呢?井字梁在交叉節(jié)點處有哪些構造措施?傳力體系是怎么樣的?在PKPM中計算出的井字梁交叉處兩根梁的負彎矩都是0,他們的關系是什么樣的?3. 異型板 一個三邊支承在梁上,一邊自由的異型板(大致形狀為梯形)。在理正工具箱中用異型板計算模塊計算出來的結果準不準確?我想手算一下,但找不到相關資料,有人能提供一下嗎?4. 荷載 請問防火卷簾的線荷載是多少?是鋼制的,跟卷簾門是一種東西。5. 結構布置 平面為L型,在L折角處陰角為樓梯間,請問這樣合適嗎?記得曾經看過一篇資料上說陰角處要加大板厚起到抗扭作用,那么在
混凝土結構加固方法與技術:混凝土結構的加固分為直接加固與間接加固兩類,設計時可根據(jù)實際條件和使用要求選擇適宜的方法和配套的技術。直接加固的一般方法有:1、加大截面加固法該法施工工藝簡單、適應性強,并具有成熟的設計和施工經驗;適用于梁、板、柱、墻和一般構造物的混凝土的加固;但現(xiàn)場施工的濕作業(yè)時間長,對生產和生活有一定的影響,且加固后的建筑物凈空有一定的減小。2、置換混凝土加固法該法的優(yōu)點與加大截面法相近,且加固后不影響建筑物的凈空,但同樣存在施工的濕作業(yè)時間長的缺點;適用于受壓區(qū)混凝土強度偏低或有嚴重缺陷的梁、柱等混凝土承重構件的加固。3、有粘結外包型鋼加固法該法也稱濕式外包鋼加固法,受力可靠、施工簡便、現(xiàn)場工作量較小,但用鋼量較大,且不宜在無防護的情況下用于60攝氏度以上高溫場所;適用于使用上不允許顯著增大原構件截面尺寸,但又要求大幅度提高其承載能力的混凝土結構加固。 4、粘貼鋼板加固法該法施工快速、現(xiàn)場無濕作業(yè)或僅有抹灰等少量濕作業(yè),對生產和生活影響小,且加固后對原結構外觀和原有凈空無
請教一個混凝土和鋼結構如何連接的問題(即在原有的混凝土圈梁和混凝土柱子上加一層鋼結構)那位老師賜教sdgjg999@163.com
混凝土結構的檢測與加固1/2
目前,隨著檢驗批驗收的實行,混凝土質量的評定就成了一個比較難的問題。驗收是按檢驗批進行驗收的,比如一層的梁、板、柱,有時是驗收柱,澆注混凝土,再驗收梁、板,再澆注混凝土,這樣柱混凝土和梁板就成了兩個檢驗批,混凝土按規(guī)范要求應分別評定。這樣,存在兩個問題,1 檢是否按驗批驗收次數(shù)來進行混凝土評定,這個劃分是否合理可行?2、如果分開評定,在試塊組數(shù)少的情況下,一般一工作班做1-2組試塊,達不到規(guī)范要求,在這種情況下評定,試塊強度必須在1.15倍標準值條件下才能合格。上述兩問題,請教朋友們。
這是華南理工大學土木工程系蔡健老師 2004年的一份講義截選一、鋼—混凝土組合結構概況(一)鋼—混凝土組合結構的一般概念組合結構定義:組合結構的種類繁多,從廣義上講,組合結構是指兩種或多種不同材料組成一個結構或構件而共同工作的結構(Composite Structure)。鋼—混凝土組合結構是繼木結構、砌體結構、鋼筋混凝土結構和鋼結構之后發(fā)展興起的第五大類結構。從廣義概念上看,鋼筋混凝土結構就是具有代表性的組合結構的一種。組合結構分類:組合結構通常是指鋼—混凝土組合結構,其中鋼又分為鋼筋和型鋼,混凝土可以是素混凝土也可以是鋼筋混凝土。國內外常用的鋼—混凝土組合結構主要包括以下五大類:(1)壓型鋼板混凝土組合板;(2)鋼—混凝土組合梁;(3)鋼骨混凝土結構(也稱為型鋼混凝土結構或勁性混凝土結構);(4)鋼管混凝土結構;(5)外包鋼混凝土結構。(二)鋼—混凝土組合結構的發(fā)展概況鋼—混凝土組合結構這門學科起源于本世紀初期。于本世紀二十年代進行了一些基礎性的研究。到了五十年代已基本形成獨立的學科體系。至今
我前不久做了一三層的混凝土全框架結構的商鋪,設計時我沒有計算風載.審圖中心說我,一定要算風載.我想請教一下各位高手,是否一定要計算風載?
美國陸軍工程師團編的
混凝土結構施工圖平面整體表示方法制圖規(guī)則和構造詳圖(現(xiàn)澆混凝土樓板及屋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