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崗巖層,人工挖孔樁,進入強風化巖后采用爆破成孔,入巖1米。爆破會對樁端巖石影響嗎,產生碎裂等,這種情況下需要對5米范圍內巖石檢測嗎,有什么方法檢測。
灰?guī)r地區(qū)項目,原設計為人工挖孔樁,現超前鉆顯示50%左右樁端以下有溶洞,溶洞4~6米不等,也有最大的20米深。請教這些溶洞的處理方案,是采取機械成孔繼續(xù)加深穿過溶洞,還是對溶洞進行清理注漿加固?有這方面經驗的來講講! 謝謝!
本帖最后由 csccbjs 于 2014-12-11 19:47 編輯 人工挖孔樁,設計為4m~10m,入巖深度1m。Q1、如果 我只挖了3m就入巖了,是不是沒達到設計要求繼續(xù)挖呀?最后樁長以實際深度計算么?Q2、樁頂標高是從我開挖的標高開始計算,還是只算到入承臺100mm?Q3、人工挖孔樁破樁頭不?破樁頭一般就是從正負零破刀入承臺100mm?那場地標高原本就為承臺低怎么辦?
人工挖孔樁與管樁經濟對比
關于擴底挖孔樁Ap的取值: 地基規(guī)范8.5.5-2中的Ap是取擴孔后的樁底面積3.14*(r+b)*(r+b), 還是沒擴孔前的面積3.14*r*r?
現在本人在貴陽做工程,請教貴陽的前輩和樁基檢測公司出我們工程的樁基檢測方案,方案里規(guī)定所有人工挖孔樁要全數小應變檢測,超聲波檢測需要抽檢10%,但是我查閱國家《基樁檢測技術規(guī)范》,對樁基檢測數量沒有要求全數檢測,請問大家,樁身完整性全數檢測是不是不合規(guī)范,或者是地方要求?謝謝~
要編制人工挖孔樁進度計劃,從挖孔開始到進行樁基結束可以開始下一步施工(如條基、柱基或地梁施工)大概需要多長時間,需要等所有檢測結果出來以后再進行下一步施工嗎?檢測結果出來大概需要多長時間?謝謝!
施工隊說,都是這樣做的。真大膽,拿自己的生命開玩笑。第一次見的。
這些圖片前段時間我又上傳過。 現在已經澆筑好地梁了。。 這個工地的測量活是又我完成的。。 用的是全站儀。。 不過但是由于自身技術不是很全面。。 導致一些樁有幾厘米左右的偏移。。 大家看看這些圖吧。。 有些柱子的鋼筋露在外面 不知道會不會影響到柱子的安全? 圖片上都能看出來。。。 希望大家 給點建議
小應變檢測也叫低應動力變檢測常用在樁基完整性檢測中,基本原理:通過在樁頂施加激振信號產生應力波,該應力波沿樁身傳播過程中,遇到不連續(xù)界面(如蜂窩、夾泥、斷裂、孔洞等缺陷)和樁底面時,將產生反射波,檢測分析反射波的傳播時間、幅值和波形特征,就能判斷樁的完整性。 首先清理樁頭,圖中樁頭清理不是很好, 沒掃把,只好用手來掃掃,對檢測效果還是有點小影響的 然后把動測儀感應器垂直貼在樁頭上,用橡膠棒在感應器邊上敲
同一棟房子下面,如何區(qū)分墩(樁)底按地基承載力特征值還是按挖孔樁端阻力特征值來確定墩(樁)的承載力,?這個房子下面墩長從6米到18米?可能已經從人孔挖孔墩過渡到人工挖孔樁了,或則說二者的計算的界限在哪里,因為按地基承載力特征值或則挖孔樁端阻力特征值二者相差幾倍。
初到貴州 這里都是山地 看了下這里的圖紙 和我以前工程做的不一樣 所以有些疑惑提出來探討下。首先這里都是山地,地下都是巖層 圖紙設計獨立基礎和人工挖孔樁結合,所有基礎都要置于中風化石巖上,選擇中風化石巖作為基礎持力層,并嵌巖不少于50cm,問題1:獨立基礎中沒有設計標高 獨立基礎挖土深度不知道 是不是要挖到看到石巖為止?問題2:獨立基礎挖到石巖還得往下挖50cm?中風化石巖能挖動嗎?問題3:有1排人工挖孔樁要嵌巖1米5,這個設計深度能挖?
人工挖孔樁設計時,護壁是有鋼筋的,但現場卻沒有人放,甲方監(jiān)理施工都沒有人關注,好像不妨鋼筋成了一個潛規(guī)則。那么不放鋼筋對樁結構有無影響?要是人工挖掘過程中,護壁破裂產生事故責任怎么劃分?
雖然說現場都會說做了基本的降水措施,但是看到的情況卻是工人都在水中挖樁,人工用水桶把坑里的水勺出來............大家的工地上是這樣的情況嗎?降水措施給力嗎?
如果大面積的補樁或者加抗浮錨桿,對工期的影響太大了。大家實際工程中是怎么處理的?還是疏通關系解決?。。。。。。。。。。。。。
近期一個項目的CFG樁中間報告?zhèn)鹘o了設計師,看到后附的低應變檢測時域曲線一臉懵逼。作為設計師,除了會看結果是幾類樁,還需要有一定的看判斷過程的能力。 話不多說,跟老司機上車。 目錄 1、樁基檢測規(guī)范中的低應變檢測 <
我在網上找到的人工挖孔樁有關資料,本著資源共享的原則,上傳給大家,希望對有用的人有幫助
挖孔樁檢測
挖孔樁檢測專題,為您提供挖孔樁檢測相關的專業(yè)交流帖進行參與,歡迎您參與挖孔樁檢測 相關的專業(yè)交流討論,更多挖孔樁檢測相關內容請訪問
土木在線論壇相關帖子
分享用戶量
下載熱度
相關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