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堤防填土對壓縮模量有要求嗎,規(guī)范規(guī)定我們填土要求要有足夠的抗剪強度和較小的滲透性、壓縮性??辜魪姸染褪侵肝覀兺ǔR蟮膬饶Σ旖呛驼尘哿?,滲透性就是我們要求的滲透系數(shù),但是對于壓縮性我好像很少看到這方面的要求,不知道原來這個壓縮性是怎么要求的?
大厚度黃土場地勘察的濕陷性與抗震評價[ 本帖最后由 csccbjs 于 2012-4-15 09:54 編輯 ]
場地遇到的雜填土,要求進行CFG樁處理,需要挖出雜填土!怎么回填,采用什么材料的素土才能保證壓實度,對這樣的壓實土,采取什么檢測手段?
本帖最后由 csccbjs 于 2014-7-23 23:29 編輯 我施工也10多年了,在回填土施工中,只見過一次嚴格按規(guī)范進行施工的,嚴格配比,嚴格分層夯實。90%的情況下,都是鏟車填土,一步到位。其實回填土施工質量很重要的。 在此想調查一下,全國各工程回填土是如何施工的。希望大家提供實際施工情況,謝絕理論上的東西喲。
我有一門式鋼架,柱最大荷載Nmax=50kN,Mmax=70kN.m,條件限制,基礎要落于大于10m的高填土上,問下,如何對這個填土進行地基處理。填土信息:填土3年,fak=90kpa,地勘說地基進行處理后可做持力層。
工地開工了,馬上開始獨立基礎坑(2m深)回填土工作,公司的老技術員說鏟車回填土后用水洇實即可,監(jiān)理不同意說必須層層素土夯實。關于回填土用水洇的方法我也接觸過,對土層變實有些作用,可為什么規(guī)范上沒有要求這個做法呢。農(nóng)村自建房屋墊土加高,也都是用水洇實,沒見過出現(xiàn)質量問題呀。難道用水洇實容易出現(xiàn)土層空隙、表面實實際承載力不夠?大俠們給個意見!
基礎持力層為雜填土,深度10米左右,上部結構為鋼管架,荷載估計30~40KN,這種情況如何處理雜填土?是否考慮用砂夾石換填,換填深度多少,如何解決換填后的軟弱下臥層?在線等,請高人解答,急急急
公路路基填土高度設計中,涉及到多項數(shù)據(jù),如路基標高、路基高度等,公路 建設的過程中,必須強化路基填土的高度設計,以此來保障公路建設的穩(wěn)定性。公路路基高度設計不僅要排除路面積水的影響,更重要的是確保公路路基的可靠性,提升公路在交通運輸中的性能。公路路基填土高度設計的依據(jù)是邊緣設計,根據(jù)邊緣部分的標高,優(yōu)化填土高度。公路路基本身的高度設計,需結合縱坡設計的數(shù)據(jù),一般路基標高會高出0.5m的距離,促進縱坡的平緩度,待路基高度確定后,才可分析路基填土高度設計的影響因素。 最小填土高度影響因素 高速公路沿河及受水浸淹的路基,路基高度應高出 1 /100 的洪水頻率
本工程為一個新的開發(fā)區(qū),原為山區(qū),現(xiàn)場地已推平,填土未經(jīng)夯實,現(xiàn)須砌永久性圍墻。請教該圍墻基礎應怎么處理,應該采用何種基礎既安全又經(jīng)濟。
(1)回填土選用的土料含水率大。(2)如選用的土料為粘土時因含水率過大,夯擊時變成“橡皮土”,在這種基土上作混凝土墊層,易產(chǎn)生開裂。(3)回填土未作分層夯(壓)實,或夯實密實度不符合規(guī)定,導致下沉量過大,而造成回填土下沉。(4)基底存在橡皮土,未做處理。
兄弟姐妹們,不知道你們在做重力式擋墻的時候有沒有遇到過這樣的問題:按照《水工擋土墻設計》這本書上的方法來計算重力式擋墻的穩(wěn)定和應力時,即使是1、2米高的擋墻也會出現(xiàn)不穩(wěn)或者應力大小比無法滿足,除非將擋墻背后的填土重量計入才能滿足(但書上是明確表明不算這部分重量的)。書上的例題把背后坡比取為1:0.7,f=0.4,但在實際情況里我們一般取1:0.4,f在0.3左右,因此實際情況下算出的結果基本上都是不穩(wěn)的或應力無法滿足。不知你們有沒有遇到過這樣的問題呢?我身邊有好幾個都遇到過這樣的情況,大家都不知道該如何處理。難道書上的理論錯了嗎?有哪位大俠能否幫忙解答一下呢?感謝感謝。。。
我們設計建造的幼兒園,地面填土厚度達到3.5m,由于交付工期緊,回填后不久就要求施工地坪面層。工程部門提出在地面標高做一層結構層,但是由于結構體系為8.1*8.1的大跨度,這層結構層造價還比較高(需有900高的梁),請問各位高手,還有什么好的方法能夠消除沉降?謝謝!
填土的常用指標(提供下載)
50m高的填土,平曲線300m半徑,無河流,鐵路的,是做橋還是涵洞?做橋他們說危險,做涵洞填方太大,相當于在做水庫啊底下有200m寬,涵洞相當于一個隧道長。給個意見各位。
怎樣控制回填土的質量!
本人最近碰到一個工程,為山區(qū)地基,場地內有一條約50寬,40m深的深溝經(jīng)過,目前深溝已經(jīng)回填,回填時間1年,根據(jù)各方意見采用的是強夯置換的方式,強夯后上部要蓋單層9m高的框架結構倉庫,柱底最大內力設計值約4000kN。強夯如下:第1遍采用5000kN.m強夯置換,回填料為碎石灌砂,第2遍也是采用5000kN.m強夯置換,最后再滿夯1000kN.m行能,現(xiàn)在試夯區(qū)的檢測結果已經(jīng)出來,強夯的有效加固深度基本上在10m,影響深度在20m,基本跟規(guī)范的吻合。 現(xiàn)在的問題是,由于該地區(qū)砂石材料緊張,施工及各方提出如下建議: 1. 填料粒徑由原設計的05-250提高到05-500,理由是大石塊在坑里也可以夯碎; 2. 設計改為強夯半置換的方式,第2遍采用強夯的方式,夯擊能不變;這樣可以嗎?想聽聽各位的建議,謝謝!
現(xiàn)有一工程要填出一座人工島,在上面建高層。設計填土標高填到什么位置好呢,甲方想填到地下室底,這樣的話兩側的圖豈不是沒有嵌固作用?填到室外地面標高的話,地下室施工又要再挖出基坑,是不是又浪費了?希望高人指點
理正擋墻計算如何理解有限填土呢?1.擋墻計算中什么就算有限填土呢?2.《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中對穩(wěn)定巖石岸坡的擋墻提出了,有限回填的公式,是否有限填土僅限于巖石邊坡呢?3.對于擋墻后面不是無限填料,能否理解成有限填土?4.對于擋墻后面的巖石坡積物不動,再進行局部回填,能否按照《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對待?真誠,請教。
小弟目前在回填土施工中,遇到一個難題,樓的單元入口處本來應該先回填,再做底板,但是由于種種原因,底板先做了,也就是形成了懸挑結構,底板下有很大的區(qū)域是空心的需要回填,但是高度很小,約1.8m,不知有什么好的辦法么?拜謝了!
目前我遇到一個項目,是建在一個新填土區(qū)域上的,填土深度22m~30m不等。項目為地上一層框架廠房,占地面積約8000方左右。設計初期我是考慮用機械鉆孔樁來做,一柱一樁,但是因為填土深度很大,基本上一根樁下去就25m以上了,甲方覺得造價太高,想更換一種基礎方式。現(xiàn)在我自己考慮了兩種基礎方案: 1.伐板基礎(主要考慮抗沉降) 2.依然堅持采用機械樁 3.地基處理后采用淺基礎請各位前輩指點下,這三個方案哪一個更加合適(從造價和結構方向考慮)。是否還有更優(yōu)的基礎方案。謝謝各位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