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澆筑橋臺灌注樁, 經(jīng)檢驗合格后現(xiàn)澆承臺、箱室臺身、蓋梁, 安裝主橋支座。 2、搭設支架:支架要求牢固, 并通過預壓以滿足施工要求(建議采用臨時鉆孔灌注樁作支架基礎)。 3、將預制好的系桿吊裝到位,現(xiàn)澆系桿接頭和端、內橫梁(由兩端向跨中對稱進行), 待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90%后先張拉系桿的第一批預應力筋。 4、搭設安裝拱肋、風撐的排架,吊裝預制好的拱肋節(jié)段、風撐,現(xiàn)澆拱肋、風撐接頭,安裝接頭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90%后將吊桿進行初次收緊,初次張拉控制力為150KN。 5、張拉系桿第二批預應力束。 6、張拉橫梁的第一批預應力束,鋪設行車道板(由兩端往跨中對稱進行),現(xiàn)澆濕接頭、橋面鋪裝及護欄,對吊
2.1 概述 本橋位于x市x大道與x路相交丁字路口。本橋跨度采用2跨布置:24m+17.5m+3m(懸臂)。主橋總長44.5m,橋面全寬6m。橋型呈“L”型布置,在主橋兩側分別設置全寬6m的緩梯道,緩梯道全長約45m,均布置于既有綠化帶中。 3.3.主要設計技術標準 1)設計荷載: 人群荷載——5KN/平方米。 欄桿推力——2.5KN/平方米。 風荷載 ——1.0KN/平方米。 2)抗震設防烈度為7度; 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為0.10g; 設計地震分組為第三組; 設計特征周期為0.45s; 場地類別為Ⅱ類; 3)凈空:橋下為機動車道或機非混行車道時,最小凈高為5m; 橋下為非機動車道
1.1拱肋 主橋采用凈跨252米鋼管混凝土桁架上承式拱橋,凈矢跨比為1/6.5,主拱軸線為懸鏈線,拱軸系數(shù)m=1.756,拱肋為等截面鋼管混凝土桁架結構。全橋共兩片桁架,兩桁架中到中間距16米,每片拱肋由4根φ1000mm鋼管組成高5米,寬2.5米的鋼管桁架,水平向由δ=12mm綴板橫向連接兩根主鋼管。腹桿采用φ402×12mm鋼管作豎向連接。 主拱肋鋼管第Ⅰ(Ⅺ)和Ⅱ(Ⅹ)段下弦鋼管采用φ1000×22mm鋼管,其余各段均采用φ1000×20mm鋼管。主拱肋鋼管和綴板內都灌注混凝土,采用早強、緩凝、微膨脹50號混凝土。 拱肋底部設計水位以下、常水位以上的鋼管桁架外包混凝土,增強該部分拱肋防腐能力,該部分混凝土采用50號
2.本橋上部采用1×10米預應力混凝土空心板,下部橋臺采用雙柱式橋臺,樁基礎。 3.設計荷載公路Ⅱ級,地震動峰值加速度為0.2g。 4.橋面橫坡1.5%由橋面鋪裝厚度100~153mm形成,橋面鋪裝采用C40W6混凝土。 5.本橋在橋臺位置處各設一道GQF-C20伸縮縫,橋臺處支座采用GYZ175×42mm板式橡膠支座,共計24塊。 6.本橋在橋下及上下游各15米范圍內對渠道邊坡及渠底進行護砌,采用400mmM7.5漿砌片石+300mm砂礫墊層。
1, 荷載等級:汽車-20級,掛-100;人群4kN/m; 2, 橋面寬度:總寬45m,其組成為:4.5m(人行道)+3.0m(綠化帶)+30.0m(行車道)+ 3.0m(綠化帶)+ 4.5m(人行道) 3.通航標準:小游船,高度大于等于2米。 4 地震烈度:7度
xx公路大橋全長4177.6m,主橋由北汊通航孔橋(主跨500mPC斜拉橋)、三八洲橋、南汊通航孔橋(主跨300m姊妹塔PC斜拉橋)組成。xx長江公路大橋位處江面寬約2350m,江中有一沙洲,因其最高處海拔高程為38m而稱為三八洲。三八洲將橋位河段分為南北兩汊,其中北汊寬約700m,南汊寬約450m,該橋主跨500米為π形預應力混凝土主梁為全國同類型橋梁跨度之最,但居世界第二,混凝土標號高達C60。
2.上部結構采用先張法預應力混凝土空心板,下部橋墩采用 薄壁墩、擴大基礎,橋臺采用U型臺、擴大基礎。 3.墩、臺基底承載力為350KPa。 4.橋面鋪裝采用6~10cm瀝青混凝土+10cm50號防水混凝土。 5.本橋在0號臺、2號臺各設一道WABO萬寶埋入式伸縮裝置。
2.本橋上部采用1×10米預應力混凝土空心板,下部橋臺采用雙柱式橋臺,樁基礎。 3.設計荷載公路Ⅱ級,地震動峰值加速度為0.2g。 4.橋面橫坡1.5%由橋面鋪裝厚度100~153mm形成,橋面鋪裝采用C40W6混凝土。 5.本橋在橋臺位置處各設一道GQF-C20伸縮縫,橋臺處支座采用GYZ175×42mm板式橡膠支座,共計24塊。 6.本橋在橋下及上下游各15米范圍內對渠道邊坡及渠底進行護砌,采用400mmM7.5漿砌片石+300mm砂礫墊層。
2.本橋上部采用3×10米預應力混凝土空心板,下部橋墩采用雙柱式橋墩,樁基礎,橋臺采用雙柱式橋臺。 3.設計荷載公路Ⅱ級,地震動峰值加速度為0.2g。 4.橋面橫坡1.5%由橋面鋪裝厚度100~160mm形成,橋面鋪裝采用C40W6混凝土。 5.本橋在橋臺位置處各設一道GQF-C20伸縮縫,支座采用GYZ175×42mm板式橡膠支座,共計72塊。 6.本橋在上下游各15米范圍內護坡,總長為30米,護坡采用400mmM7.5漿砌片石+300mm砂礫墊層。
鋪裝詳圖,圖紙內容包括各層平面圖,剖面圖,東西南北立面圖,采用大量的曲線,在形式效果上形成十分強烈的韻律感。使建筑體現(xiàn)出一種優(yōu)美傳神。有需要的設計師歡迎下載!
本工程為某地區(qū)鋪裝設計節(jié)點CAD詳圖,包含鋪裝結點詳圖等,圖紙內容完整,表達清晰,制圖嚴謹,歡迎設計師下載使用。
園路鋪裝平面詳圖,完整規(guī)劃CAD平立面圖大樣圖和效果圖,單體與總平面圖吻合,彼此間對應關系準確,圖紙中無錯漏碰缺,歡迎下載。
某廣場平面圖鋪裝樹池CAD設計節(jié)點詳圖,內容包括:各方位的平面圖 、立面圖和設計說明等,設計精準全面,內容詳實,可供參考,歡迎各位設計師下載哈~
2、設計標準 根據(jù)任務書的要求,本橋設計荷載為汽—20級,掛—100。橋寬7.5米, 行車道寬6.5米,采用水泥混凝土橋面。 3、橋位地質 橋位所在地地貌屬山間河谷地貌,地形標高變化在37.00m~45.00m間, 兩岸為新興西河沖積階地。因蓄水發(fā)電,水深常保持在3.00m~4.00m左右。 橋位處地層特征自上而下依次為第四系沖積層(粘土、亞粘土以及圓礫) 和寒武系沉積巖(弱風化砂質頁巖及強風化砂巖和弱風化砂巖)。 場地抗震設防烈度:6度,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值為0.05g。
本工程為某地區(qū)經(jīng)典木鋪裝節(jié)點參考設計大詳圖,包含木鋪裝節(jié)點詳圖,圖紙內容完整,表達清晰,制圖嚴謹,歡迎設計師下載使用。
園路鋪裝詳圖,完整規(guī)劃CAD平立面圖大樣圖和效果圖,單體與總平面圖吻合,彼此間對應關系準確,圖紙中無錯漏碰缺,歡迎下載。
1、橋梁設計標高為橋梁中心線處橋面標高。 2. 橋梁設計荷載:汽車-20級。 3. 橋梁中心線與橋位處道路中心線重合。 4. 要求空心板現(xiàn)澆后再進行臺后回填,并進行人工夯實,密實度≥93%。
1、 結構類型: 上部:跨徑8.0米,裝配式鋼筋混凝土空心板。 支座:采用浸蠟油毛氈,控制厚度為1厘米。 下部:采用鋼筋混凝土輕型橋臺,擴大基礎。 2、 主要材料: (1)混凝土: 空心板、絞縫、橋面鋪裝、空心板封頭均采用30號混凝土。 臺帽、臺身、耳背墻、搭板、基礎、支撐梁均采用25號混凝土。 (2)石料:標號不得低于30號。
1、本圖尺寸除坐標里程、高程以米計外,余均以厘米計,比例為1:200。 2、本橋為跨國道213線及練江而設,上部構造為16+4X20+16米空心板,下部構造為三柱式墩臺。基礎為嵌巖樁。 3、本橋位于直線段內,橋軸線與其下213線交角為45°,橋上縱坡為+1.388%,橋面橫坡為雙向2%。 4、本橋xx橋臺設3米高錐坡帶6.5米高擋墻與路堤相接,擋墻由橋臺前4.5米高變?yōu)闃蚺_側6.5米高,元江岸設6米高錐坡帶4.6米高擋墻與路堤相接。 5、為便于施工放樣,建立以橋中心樁號(K117+208)為坐標原點,路線前進方向為X軸,法線方向為Y軸的直角坐標系。
本圖紙為:廣場鋪裝裝修設計節(jié)點大樣詳圖(共3張),其中包含:平面圖、立面圖、剖面圖等,內容詳實,可供參考。
本橋平面一部分位于JD34(K537+536.9)右轉曲線上,R=1900米,一部分位于直線上;其立面縱坡為i=-4.8%(坡長840),相鄰變坡點樁號為K537+980。為改善行車條件,左幅采用兩聯(lián)(4孔一聯(lián)+4孔一聯(lián))連續(xù)結構、右幅采用兩聯(lián)(4孔一聯(lián)+4孔一聯(lián))連續(xù)結構;全橋共計6道伸縮縫。
廣場平面圖、鋪裝、樹池詳圖,完整規(guī)劃CAD平立面圖大樣圖和效果圖,單體與總平面圖吻合,彼此間對應關系準確,圖紙中無錯漏碰缺,歡迎下載。
2、設計荷載:公路-Ⅰ級. 3、本橋上部橋跨組成為3x50+(115+220+115)+5x50+25米,其中50米跨徑為裝配式預應力混凝土連續(xù)T梁,主橋為預應力混凝土連續(xù)剛構,25米跨徑為預應力混凝土現(xiàn)澆箱梁。下部結構為空心薄壁式橋墩、樁柱式橋墩,橋臺為肋板式橋臺與柱式橋臺,全橋基礎均為挖(鉆)孔灌注樁。 4、橋位所在地區(qū)地震動峰值加速度為:0.05g。 5、本橋2,7,8,9,10號橋墩采用墩梁固結形式。
2.該橋采用輕型橋臺,系利用上部構造及下部支撐梁作為支撐,形成四鉸剛構系統(tǒng),并靠兩橋臺背后的土壓力使之穩(wěn)定。 3.橋臺、橋墩基礎底面土壤要求承載力不小于160KPa。 4.空心板梁安裝完成前,臺后填土最多只能填至橋臺高度的1/2處。
(一) 設計標準 1、設計荷載:汽車荷載:城-A,人群4.0kPa。 2、設計地震基本烈度Ⅶ度,設置抗震措施。 3、橋面縱坡:0.3%,豎(凸)曲線半徑R15000m。 4、橋梁橫披:車行道2.0%,人行道2.0%(蓋梁調整)。 5、通航標準:無通航要求。 6、防洪標高:20.1米。 7、橫斷布置: 0.25米(欄桿)+6.5米(人行道和非機動車道)+4.0米(機非分隔帶,植綠化)+16.0米(機動車道)+7.0米(中央分隔帶,植綠化)+16.0米(機動車道)+4.0米(機非分隔帶,植綠化)+6.5米(人行道和非機動車道)+0.25米(欄桿)=60.5米。
設計要點: 1、本通用圖的結構體系為簡支結構,按部分預應力A類構件設計。 2、設計計算采用平面桿系結構計算軟件計算,橋面現(xiàn)澆層參與結構受力,空心板橋的橫向分布系數(shù),支點按杠桿法計算,四分點到跨中按鉸接板梁法計算,支點到四分點按直線內插求得。 3、對于同一翼緣長度(邊板)、同一跨度、斜度及相同汽車荷載等級取不同的橋面寬度計算的最大橫向分布系數(shù)作為設計控制數(shù)值。 4、成橋后按預制板與50mm現(xiàn)澆整體化混凝土層共同受力進行設計,未計入鉸縫截面參與受力,但考慮鉸縫聯(lián)結作用。
2、設計荷載:城-A級,人群荷載3.5kN/m 7、本橋上部采用27.6m預應力或鋼筋混凝土空心板,橋面連續(xù),下部橋墩采用柱式橋墩,鉆孔灌注樁基礎;橋臺采用重力式L臺擴大基礎。 8、新橋與舊橋之間結構層斷開,預留2cm寬的縱縫,橋面連續(xù)。 9、本橋在0號橋臺、3號墩、6號橋臺處分別設置一道SSFB-D80型的伸縮縫。 10、設計洪水頻率:1/100。 11、地質情況:河床斷面覆蓋1.5-4.2m厚的卵石層,8-11.3厚的強風化花崗巖層,以下是微風化花崗巖層;地基容許承載力為400kpa。
1.設計標準:設計荷載標準為城-B級;橋面凈空:凈7+2x1.5m;雙車道,正交。 2.結構類型:上部采用裝配式鋼筋砼空心板,下部采用柱式排架結構,基礎為鉆孔灌注摩擦樁。 3.橋址確定:根據(jù)河道平面圖和規(guī)劃斷面,結合現(xiàn)有河道和橋的位置,為使橋梁與現(xiàn)有道路順接,選定橋中心線兩岸坐標為:(x=45785.94,y=69438.27)及(x=45784.16,y=69402.95)。 4.高程確定:干流段在該橋位處設計河底高程為96.03m,設計百年洪水位為99.58m,兩岸地面高程分別為101.51m及100.17m,百年水位不控制橋面標高,因此確定橋面高程為101.51m。 5.橋長確定:結合規(guī)劃河道斷面確定橋長為30
二、標準規(guī)模: 本橋面寬12.30m,兩邊設人行道和綠化帶,設計荷載汽20,掛100,橋跨(與河道正交)為6+8+6=20m,中跨梁底標高為5.70m(85國標,下同),行車道鋪裝層均厚為15cm。
大橋位于xx縣xx鎮(zhèn)xx村,緊鄰國道319線,交通條件較為方便。橋梁起訖樁號K75+706.611~K75+986m,橋上存在一處路線長鏈(K75+725.939 =K75+707.328),全長296m。本橋平面位于主線R=1020m的圓曲線上;橋上縱坡分別為1.365%和-3.7%;墩臺徑向布置。全橋共分2聯(lián):(3x40)m+(4x40)m;上部結構采用預應力砼(后張)T梁,采用"先簡支后結構連續(xù)"方法施工;下部結構橋臺采用U型臺和明挖擴大基礎;橋墩采用柱式墩、嵌巖挖孔樁基礎。
鋪裝節(jié)點詳圖設計
鋪裝節(jié)點詳圖設計專題,為您提供鋪裝節(jié)點詳圖設計相關的圖紙資料分享,您可以下載鋪裝節(jié)點詳圖設計相關圖紙進行學習參考,更多鋪裝節(jié)點詳圖設計相關內容請訪問
土木在線資料庫相關圖紙
分享用戶量
下載熱度
相關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