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長江公路大橋懸索橋北錨及北塔間引橋,起訖樁號為:K14+981.0~K15+356.0,上部結構采用67.5+70+100+70+67.5m五跨預應力混凝土連續(xù)箱梁,梁體采用變高度單箱單室直腹板截面;100m跨中支點處梁高6.0m,兩側
XX河1號、2號便橋(交通索道橋)分別位于XX市蘆山縣北西部6km與8.3km處,地處天全縣和蘆山縣的接觸部位,橫跨XX河,1號便橋為修建銅頭峽1號隧道和銅頭峽2號隧道創(chuàng)造施工作業(yè)面,2號便橋為修建銅頭峽2號隧道和銅頭峽3號隧道而設。兩座橋
橋梁設計型式為單跨索道橋,設計荷載汽-40t(單車),規(guī)劃使用期5年。懸吊索跨度125m,全橋長134.5m,最大縱坡不大于12%,橋面寬度4.5m(行車道)+2×0.75m(雙側人行道),索面總寬13m。 懸吊索由橋面索、人行道索、穩(wěn)定索
燈桿定位-挖電纜溝-挖燈桿基坑-敷設電纜保護管-澆筑燈基礎-電纜溝回填土-敷設電纜-路燈燈具組裝-電纜頭制作-接地極制安裝-通電調試。
泓口大橋位于溧陽市泓口鎮(zhèn),主橋為雙塔自錨式懸索橋,跨徑布置為:(10+42+102+42+10=206)m。主跨主纜理論垂度為17m,理論垂跨比為1:6;邊跨主纜理論垂度為2.838m,理論跨度為42m,理論垂跨比為1:14.799。 主橋
氣象是影響地質災害因素中最廣泛最突出的因素。本項目區(qū)氣候具有亞熱帶氣候特點,潮濕多雨,冬無嚴寒,夏無酷暑。該區(qū)雨量充沛,暴雨強度大,據寶興氣象臺資料多年平均降雨量為1015毫米,實測最大年降雨量為1526.0毫米,實測最大日降雨量為125.
武漢**長江公路大橋位于武漢市東北郊,上距武漢關約30 公里,橋位左岸為武漢市新洲區(qū)**鎮(zhèn),右岸為武漢市洪山區(qū)向家尾。它是武漢市繞城公路東北段跨越長江的重要通道,也是京珠國道主干線及滬蓉國道的重要組成部分。該橋為主跨1280m 的雙塔單跨懸
施工用水主要為營地施工人員生活用水及混凝土施工拌合及養(yǎng)護用水,采用水泵就近從XX河內抽取,并采用PE管送至各工作面及用水點。生活用水購買桶裝水或用運水車運至施工現(xiàn)場。
懸索橋錨碇是主纜錨固裝置的總稱。錨碇是將主纜的拉力傳遞給地基基礎,是支承主纜拉力的重要結構部分。 通常懸索橋采用的錨碇型式有重力式和隧道式,重力式錨碇依靠其巨大的自重及其與地基之間的摩擦力和嵌固力來抵抗主纜的拉力,如潤揚大橋、陽邏大橋、西侯
本資料為懸索橋的構造、計算理論與施工方法,共56頁。 懸索橋的歷史是古老的。早期熱帶原始人利用森林中的藤、竹、樹莖做成懸式橋以渡小溪,使用的懸索有豎直的,斜拉的,或者兩者混合的。婆羅洲、老撾、爪哇原始藤竹橋,都是早期懸索橋的雛形。 目錄:
本橋設計為兩個A形主塔,塔高104.811m,采用鋼箱結構,分別位于柳江的南岸江灘和北岸防洪堤邊。塔身位于主塔承臺上,距離塔腳18.41m處設計為主塔橫梁,橫梁采用鋼箱結構,距離塔尖28.81m處為主塔索鞍位置。主塔施工時鋼箱采用分節(jié)進行吊
我單位擬采用神經網絡多步預測技術對結構監(jiān)測的指標進行現(xiàn)場跟蹤預測,并將預測結果與變形警戒值作出比較和控制決策,并結合土工及水工監(jiān)測的結果調整設計、施工參數,以減小后續(xù)施工中可能發(fā)生的危險,并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根據修正后的參數對尚未完成的結構
目 錄 ? 目錄 1 ? 工程概況 2 ? 夾砂換填施工原則 2 ? 施工要求 3 ? 施工措施 7 ? 質量安全 10
何老是鐵三院的老專家,對地下工程防滲漏研究很深,具有深厚的理論基礎和豐富的實踐經驗。本資料是他多年的研究成果,是不可多得的好材料,是從事地鐵及地下工程施工的有力參考資料。
本文為三步節(jié)能專項施工方案,主要包括了外墻保溫、中空塑鋼窗、中水工程三個方面,僅供參考。
在模板工程施工中計劃必要的周轉材料及合理的施工方案、配備高素質的木工隊伍、控制施工中的周轉材料是很重要的環(huán)節(jié)。為確保施工質量及安全,結合工程實際情況,特制定以下木模板施工方案。
本工程壩體灌漿采用劈裂灌漿+定噴灌漿、副壩劈裂灌漿。 主壩左右岸各100m 壩段范圍內及大壩河床206m 范圍內的壩體采用劈裂灌漿,單排孔設計,兩岸100m 壩段孔距3.0m,中間206m 河床壩段孔距4.5m。
2)根據主控制線放出各梁的軸線及標高控制線。 3)梁模支撐。梁模板支撐采用扣件式滿堂鋼管腳手架支撐,立桿縱、橫向間距均為1.0m;立桿須設置縱橫雙向掃地桿,掃地桿距樓地面200mm;立桿全高范圍內設置縱橫雙向水平桿,水平桿的步距(上下水平桿
泄爆天窗專項施工方案,工程概況,泄爆材料進場及檢驗,勞動力安排和施工資源配置,功能應用場所、性能特點,泄爆窗的技術參數,施工組織設計,質量保證措施、體系
堤基處理專項施工方案,清除紅線內障礙物,清除表層不合格土、雜物、淤泥、原地表水排干,清除淤泥前先探出淤泥的深度和性質,在采取安全技術措施。清基深度不小于0.3m,清除的棄土、雜物、廢渣等均應運到指定的場地堆放。現(xiàn)狀堤防表層土必須清除,拆除已
工程測量專項施工方案,電子全站儀是一種先進的多功能測量儀器,它集測角、測距、坐標測量、放樣、后方交會等功能于一身,并能直接計算出坐標和高程。蘇州一光RTS612B全站儀,測角誤差為±20”,測距、放樣誤差為±2mm、后方交會誤差為±5 mm
道路安全專項施工方案,全線按三級公路并兼顧城市道路功能標準設計,路基寬度12米,其中行車道寬7.5米,雙向2車道,兩側硬路肩各寬1.5米(具有臨時行車及緊急停車帶功能),兩側土路肩各寬0.75米,設計行車速度30公里/小時。全線路面采用瀝青
丙二醇管道專項施工方案,包括工程概況,工藝流程,施工準備,施工進度計劃,主要施工工藝及方法,質量標準,質量保證措施